实践证明,教育、科技、人才内在一致、相互支撑。只有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一体统筹推进,才能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 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的现实路径 当前,我国教育已经处于世界教育发展的中上水平,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成为人力资源大国,教育规模与质量、科技创新与产出、人才发展与成长的关键指标等居全球前列。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的深度变革与人才竞争力提升的战略需要,以及新质生产力发展对教育、科技、人才提出的新需求,迫切需要纵深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尤其是着力解决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顶层设计难题、疏通资源配置的关键堵点,以系统观念、协同理念形成一体化发展的新样态、新格局。 纵深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顶层设计与系统谋划至关重要。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定位、在教育发展中优先建设教师队伍,在学业评价的基础上建立促进全面发展评价的体制机制,将数字化深度融入教育的各领域各环节,形成新的发展动能与优势。要深化高等教育的龙头作用,科学推进学科布局调整,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和科教融汇;夯实基础教育的基点作用,推进育人模式改革,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推动探究式教学和项目化学习,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思维与可持续发展能力。要建立健全跨组织、跨领域的协调机制,整合教育与创新资源,统筹规划,推进实施。以建成创新体系为统领性目标,形成教育、科技、人才协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的“三位一体”的体制机制。 纵深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资源配置与激励引导是基础保障。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不意味平均或同等配置资源,这需要在保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的基础上探寻公共资源的最佳配置途径、充分利用资源共享与互补特点,实现资源配置效率与效益的最大化。要建立健全教育、科技、人才资源统筹调配机制,优化创新要素的配置格局,推动创新资源跨部门、跨区域、跨组织流动,科学优化部门、行业、机构之间的复杂关系,促进深度融合与平衡发展。要建立健全上下联动、产业企业协调机制,实现区域、行业资源高效利用。要逐步建立国家级和区域级资源共享平台,涵盖教育、科研、技术、人才资源等,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纵深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评估监测与不断优化是重要抓手。明确监测主体与内容,纳入政府部门、学术机构、行业组织及社会公众等利益相关者,从教育教学质量、科技创新能力、人才发展成长等关键维度展开系统监测。要建立常态化监测机制,明确关键指标与程序,构建教育、科技与人才三位一体化推进的质量标准。在科学监测的基础上,要对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成效进行研判,及时识别关键性、趋势性和方向性问题,强化过程管理,提升政策的前瞻性、科学性和规范性。要明确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风险指标与阈值,建立监测预警制度,对关键节点进行管理,合理规避重大制度变迁中的风险因素。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