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播放器

视频播放器

当前位置: 主页 > 在线视频 >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时间:2025-02-21 15:35来源:高清视频播放器 作者:高清播放 点击:
2019年春夏交接之际,来自乌兹别克斯坦等34个国家360多位部级官员,以及多名院士专家、企业代表跨越山海,相聚防城港共同见证《防城港宣言》发布。 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

2019年春夏交接之际,来自乌兹别克斯坦等34个国家360多位部级官员,以及多名院士专家、企业代表跨越山海,相聚防城港共同见证《防城港宣言》发布。

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以下简称“医学试验区”)就此诞生。

这项由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宣布、亲自部署的重大决策,让防城港这座北部湾美丽滨海之城,以跨境医学合作的方式,同世界紧紧握手。

牢记厚望重托,矢志破浪前行。

五年来,防城港市始终把医学试验区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历史使命,聚焦医学、医疗、医药三大领域,加快构建起国际医学合作“防城港渠道”,以实际行动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为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大局贡献防城港力量。

“我们要坚持‘走出去’、积极‘引进来’,持续深化拓展与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和东盟国家的交流合作,高标准办好第四届国际医学创新合作论坛,不断扩大医学试验区国际影响力,吸引更多优质企业落户,打开国际医学人文交流新局面。”防城港市委书记黄江表示。

凝聚国际医学创新合作力量

初冬时节,一期国际医疗保障经验学习培训在防城港市举办。围绕多个医保改革课题,来自哈佛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多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进行授课。

“这是一次很棒的学习机会,能够了解中国先进医疗保障经验,拓宽我们的改革思路和视野,非常有借鉴意义。”参与听课的马来西亚驻南宁总领事馆总领事法蒂尔·伊斯迈尔说。

开展国际医学人文交流、保障各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高质量建设医学试验区的应有之义。

“防城港市把医学试验区作为推进国际医学合作的重要平台,积极推动医学试验区与上合组织成员国、东盟国家医学人文交流与务实合作,助力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防城港市市长邱明宏表示。

五年来,防城港市先后举办国际医学创新合作论坛、中国—东盟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合作论坛、中国—东盟药品合作发展高峰论坛等国际性论坛10次,为上合组织、东盟国家等文明对话提供了优质平台,促进各国人员往来日益密切。

“除了高规格办好重大国际论坛之外,我们还引导各类创新主体开展各具特色的医学创新合作与交流活动,推动形成多主体、多层次、多元化的医学人文交流格局。”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工作办常务副主任李静鹏介绍。

做好“东道主”活动的同时,防城港市也主动“走出去”,先后选派81批315人次,出访韩国、日本、越南等28个国家开展交流,成果显著。

文明交流互鉴,凝聚合作共识。

目前,防城港市与越南广宁省、泰国黎逸市和俄罗斯茹科夫斯基等城市,已达成诸多务实合作,凝聚推进国际医学创新合作的“上合力量”和“东盟力量”,加强在医学、药品、传统医药、食品健康领域的技术交流与信息共享,推动药品、食品监管标准互认,为今后的经贸合作奠定基础。

“伴随着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的稳步推进,国际医学创新合作论坛已发展成为中方与上合组织、东盟国家开展医学人文交流和创新合作的重要平台,为提高各国人民健康福祉作出了积极贡献。”在第三届国际医学创新合作论坛上,上海合作组织睦邻友好合作委员会副主席崔丽对医学试验区的建设工作表示肯定。

构建中国—东盟卫生健康共同体

近日,在东兴口岸的中越友谊大桥,两辆救护车相向驶来。通过医护人员的协作,一名躺在担架上的危重症病人从越方救护车转移到中方救护车上。随即,病人被转入东兴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

这,就是深受外籍人员赞誉的“1369生命直通车”。

中国东兴与越南芒街,一衣带水、隔河相望,中越边民往来频繁。多年来,东兴凭借医疗资源优势,每年吸引数以万计的越南患者前来求医问诊。

“1369生命直通车”以中越友谊大桥桥头的国界碑号“1369”而得名,是中越首条跨境医疗救助通道。自2016年开通以来,它守护着中越两国人民的生命安全,也见证着中越两国互利共赢的合作成果。

随着医学试验区建设的不断推进,这条中越边境线上的“生命桥梁”早已跨越国界,被注入了更为丰富的时代内涵。

“原先,‘1369生命直通车’服务半径仅限于中国东兴、越南芒街两地。现在,已开辟‘河内—广宁—芒街—东兴—南宁’跨国救治转运通道。”东兴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梁庆富介绍,“生命直通车”至今已抢救、治疗600多名越南籍危重症患者。

受益于医学试验区建设的,不仅仅是外籍患者。

近年来,在自治区层面支持下,防城港市医疗卫生综合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