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星达鞋服材料有限公司员工在高温热压塑形生产线作业。 晋江城区俯瞰。 浔兴集团拉链生产车间。 引 子 “嗖——” 一枚生鸡蛋从6米高的露台抛下,落地瞬间轻轻弹起,蛋壳竟无一丝裂痕! “奥秘在地上的石墨烯垫子里,减震、防滑、回弹力强。”庄刚松指着脚上的跑鞋说,这双鞋的鞋底同样含有石墨烯,一种可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的新材料。 石墨烯鞋底片材,由庄刚松任总裁的企业——位于福建晋江的泉州市星达鞋服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自2024年4月量产以来,已出厂近60万双,带动企业全年营收突破2亿元,同比增长40%以上。 小跑鞋拉动大产业,晋江经济发展亦如穿上这双石墨烯跑鞋,“蹄疾而步稳”。 2024年前三季度,3组数据很提气:晋江地区生产总值达2494.6亿元,同比增长8.2%;出口总额达532.68亿元,同比增长13.21%;民营企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3%。经济增速之“稳”、外贸出口之“进”、民营企业之“韧”,为“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写下新注脚。 202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强调,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创新发展“晋江经验”,充分激发全社会投资创业活力。 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七下晋江”,总结提出以“六个始终坚持”和“正确处理好五大关系”为主要内容的“晋江经验”。 前不久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晋江市正牢记嘱托、奋勇争先,创新发展“晋江经验”,全力建设民营经济强市,持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县域探索,续写爱拼会赢传奇。 如何奋力交出“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圆满答卷?新年伊始,记者走进晋江探活力。
立与破 产业向新,发展提质,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投入连续5年增长20%以上 从走南闯北贩卖鞋材,到扎根晋江研发鞋材; 从转手赚取差价的贸易商,到手握19项专利的生产商; 从创业时30多平方米的小铺子,到如今上万平方米的产学研基地; 投身鞋材行业26个年头,庄刚松坚持一辈子干好一件事,人生轨迹看似没变,手上活计已大不相同。 “曾经,制鞋业被称为‘流浪产业’,哪里成本低就往哪里转移。乘着改革开放东风,晋江制鞋作坊如雨后春笋。”庄刚松1998年开了家鞋材门市部。然而,贴牌代工的老路子利润微薄,打造自有品牌才能留住产业。安踏、特步等企业逐渐壮大,庄刚松也审时度势投身制造业。 如今,“流浪产业”扎根晋江,“长”出年产值3000亿元的大产业。相较于过去“拼价格”,如今庄刚松更看重“拼科技”。 鞋材如何能更轻更柔更韧?一种新材料进入庄刚松的视野——石墨烯,厚度仅为一根头发丝的二十万分之一,强度是钢的百倍,价格一度高达黄金的几十倍,但长期未能在鞋材生产领域规模化应用。 技术瓶颈咋突破?2022年3月,星达鞋服材料有限公司与福建海峡石墨烯产业技术研究院共建联合实验室,2年内测试样品170多个,石墨烯改性复合材料成本从每平方米2000余元降至100余元,碳板加工时间由8小时缩短至17分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