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视频播放器视频播放器移动版

主页 > 在线视频 >

5X极草被勒令停产 青海春天近八成营收面临消失

  在经过了两个月的停牌之后,上市公司青海春天(600381,SH)的投资者等来了“噩耗”。3月29日晚间,其发布公告称,极草(公司冬虫夏草产品)作为“综合开发利用优势资源的试点”以及冬虫夏草用于保健品的试点工作均已被叫停。

  这意味着青海春天彻底失去了生产经营极草的唯一合法身份,由于极草为该公司主营产品,其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近八成,因此这家上市公司一夜之间面临巨亏的局面。

  为何极草未能通过试点工作?青海春天未来将采取何种措施降低损失?请看《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为您带来的相关报道。

  正翘首企盼换发新《药品生产许可证》,青海春天等来的是一纸勒令极草产品停产的告知书。

  3月30日,青海春天发布公告,称公司已收到食药监总局的《政府信息公开告知书》(以下简称《告知书》),被要求立即停止生产经营冬虫夏草纯粉片,即该公司的重磅产品5X极草系列。

  自2014年借壳上市至今,青海春天和其产品“极草”便屡遭质疑,在保健品、药品、食品之间,“极草”一直顶着“三非”的帽子;从产品消费端到生产环节,则先后陷入“质量门”、“无证门”。尽管非议不断,但此前极草却总能逢凶化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此次被勒令停产的5X极草在青海春天总营收的占比达近八成,这也意味着公司未来可能面临巨额亏损。此外,根据披露,食药监总局早于2015年7月就已告知青海省政府停止青海春天极草试点工作,而青海春天则表示一直未接到青海省政府的通知,导致在8个月后才进行信披。

  这一次,极草还能够“起死回生”吗?

  极草不符合保健食品国家标准

  3月30日,青海春天公告称,3月28日公司收到食药监总局发出的《告知书》,告知其所生产的冬虫夏草产品作为综合开发利用优势资源的试点产品,以及冬虫夏草用于保健食品的试点工作均已停止,青海春天应立即停止相关产品生产经营。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早在3月4日,食药监总局网站便发布消息,叫停冬虫夏草用于保健品的试点工作。彼时,游离于保健品、药品、食品之间的青海春天旗下的极草系列产品还侥幸成为“漏网之鱼”。

  “从某些角度来说,极草在过去几年一直幸运傍身。”一位不愿具名的药企人士表示,尽管麻烦不断,却总能顺利解决。

  《告知书》则称,2013年5月,食药监总局同意青海春天作为冬虫夏草用于保健食品试点企业,但是由于后者申报产品不符合保健食品国家标准,未予批准。

  2014年6月,食药监总局同意将极草产品作为综合开发利用优势资源的试点产品,并明确由青海省食药监局监督,要求其严格参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组织生产。

  “当时获准试点的时候是给了一个五年期限,现在还不到两年就被要求停止生产。”一名接近青海春天的知情人士表示,叫停背后的原因有些蹊跷。

  更引人关注的是,在《告知书》中,食药监总局已于2015年7月11日告知青海省政府停止极草产品试点,不过青海春天表示,截至2016年3月28日,公司并未收到过此类文件,并且已按试点要求开展了相关工作。

  有投资者在股吧表示,青海春天的说辞难以信服,作为青海省的重点企业,针对如此重大的事件,政府与企业通气的几率很高。不过该说法遭到上述知情人士的反驳,“就我了解的情况,公司在去年确实没有接到过要求停止试点的通知,我昨天看到这个公告就感到特别吃惊,因为之前真没听到什么风声。”

  “其实双方的争议还是在砷含量是否达标上。”重庆一名药企管理人士表示,青海春天自己认为极草产品是药品,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而食药监总局则将其作为保健品来要求。

  对此,青海春天董秘陈定表示,该公司之所以多次向食药监总局提出质疑,只是站在企业和行业角度,希望食药监总局公开决策依据和流程,希望相关部门能够指导与支持企业的合法创新方向和成果。

  极草销售占主营业务收入近八成

  极草生产经营被叫停,受影响首当其冲的便是青海春天的业绩。毕竟,这家公司之所以能做出50亿元业绩神话,极草功不可没。

  青海春天表示,2015年前三个季度,春天药用冬虫夏草纯粉片销售收入约为7.5亿元,占青海春天主营业务收入的78.91%。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