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视频播放器视频播放器移动版

主页 > 在线视频 >

光影中的亚洲:看懂了这些电影,你就读懂了亚(2)

  有文章考证,1896年卢米埃尔兄弟拍摄的电影在印度孟买展映就是在乐队伴奏下进行的。事实上,几乎在整个默片时代,在印度看电影都是有乐师演奏的,而且用来伴奏的还有不少印度本土乐器。从那时起,印度电影即显现出与印度戏剧相似的叙事特征。

  此后,印度电影中的歌舞元素一直延续下来。

  《三傻大闹宝莱坞》海报。

  广为中国观众所知的《三傻大闹宝莱坞》,就是一部包含歌舞元素的喜剧片,同时影片也体现了当时印度的教育制度以及年轻人的生活状态。

  《印度往事》海报。

  此外,从本世纪初的《印度往事》到近期的《摔跤吧!爸爸》,印度的体育题材电影颇为亮眼。而这些影片在讲故事的同时,也无一例外地呈现现实中印度的变化。

  《摔跤吧!爸爸》海报。

  值得一提的是,在《摔跤吧!爸爸》这部影片中,印度歌舞比重再次大幅减少。观众印象中载歌载舞的印度电影正在以印度的方式做出改变。

  泰国电影只有“鬼片”吗?

  在东南亚国家中,泰国电影似乎在中国观众的心目中有一个固定的位置——“鬼片”。

  从电影史角度来看,泰国恐怖电影可以追溯至上世纪三十年代。最初的泰国恐怖片带有明显的模仿特征。此后这种恐怖片迅速与泰国本土文化融合,出现了诸多改编自泰国民间神鬼传说的影片。

  世纪之交,泰国“鬼片”逐渐形成了风格独特的“泰式恐怖片”。在不少相关影片中,观众都会发现,佛教观念、学说等元素渗透在影片当中,体现出鲜明的泰国特征。

  此外,一部分“鬼片”在恐怖的外表下,也着力于制造喜剧效果,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喜剧恐怖片”。

  同时,泰国电影中也有“小清新”风格的爱情电影。其中最被中国观众熟悉的大概是《初恋这件小事》,该片当年也曾掀起一股“泰式青春片热潮”。

  虽然影片从选题到情节都显得简单,甚至有些平淡,但电影也把握大量细腻的细节,呈现出一种浪漫、唯美的观感。

  儿童视角电影下的中亚、西亚

  在中亚、西亚,以儿童、家庭为题材的影片常常引起关注。

  其中,伊朗电影给中国观众的印象往往是返璞归真。这些影片也确实以清新质朴、恬淡、温暖又充满哲理的影像风格,呈现友谊、宽容、爱、和睦相处等主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不少中国观众了解的伊朗电影都聚焦儿童题材。

  《小鞋子》海报。

  1997年上映的《小鞋子》讲述了一个家境贫寒的男孩为了一双鞋子而参加长跑比赛的故事。影片虽情节简单,但从儿童的角度窥探、审视成人的世界,同样具有感染力。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正在上映的黎巴嫩电影《何以为家》在中国广受好评。

  《何以为家》海报。

  影片同样聚焦儿童,以更具冲突性的情节呈现当地的社会现实。

  《一次别离》海报。

  2011年上映的伊朗电影《一次别离》则聚焦家庭。整部影片虽然只是叙述了一个面临婚姻危机的家庭的经历,但故事充满戏剧性,剧情也多次反转。

  而这种贴近普通人生活的影片,也折射出当代社会的一个侧面。

  你最喜欢哪部中国电影?

  《战狼2》海报。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