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视频播放器视频播放器移动版

主页 > 在线视频 >

2035年的武汉啥模样?长江右岸有答案!(2)

作为中、日、韩三国共同发起的亚洲首个国际性文化城市命名活动,自2013年启动以来,每年各国推举1—2个代表城市入选。中国的西安、扬州、敦煌,日本的横滨、奈良、京都,韩国的济州、釜山、仁川都曾上榜。

对此,武汉走向世界的城市文化张力,又在哪里?

在长江这条城市文化的集中展示带,汉口历史文化风貌区、武昌古城、青山“红房子”,则共同组成一面“长江之镜”。

“长江之镜”示意图

这三者,从武汉的千年深厚历史,到百年商埠繁华,再到建国至今的工业辉煌,是一条接续的、动态的,不断向前的城市文化线,也映照出武汉千年古城、国际都会的深深轮廓。

在今年3月发布的《武汉市文化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之中,提出将以重要城市文化空间和重点文化产业项目为节点,依托各区优势、紧盯发展大势,规划形成武汉文化产业发展“一核、一轴、两带”总体布局。

位于青山的“红房子”,凝聚着着中国工业的奋进史,是武汉“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精神的源址地之一,也将成为这面“长江之镜”上最闪耀的一块。

3

四大文旅名片

开启一扇面向世界的“长江之窗”

在工业的“由重转轻”,城市的“商文并举”之间,武汉正在向一个年轻态、创意化、更摩登的世界城市转化,一系列“城市级”文旅名片越擦越亮。

长江左岸,武汉天地品牌汇聚,成为城市“风尚新地标”。

沙湖之畔,楚河汉街人流熙攘,被称为汉版“清明上河图”。

东湖北岸,以“六大公园+三大中心+一个主题酒店+两个生态社区”,武汉华侨城在东湖的项目组团,成为城市旅居之地。

武汉欢乐谷

长江右岸,由武汉华侨城打造的红坊,则依托“红房子”历史街区的改造升级,开启沿岸1.3公里的全面焕新。

四者,则共同构建一扇面向世界的“长江之窗”。

“长江之窗”示意图

其中,这座红坊,总投资金额约350亿元,总建筑体量约200万方。将涵盖产、商、文、旅、教、居等多重业态。

去年4月,作为项目的“扉页”,红坊创意设计中心对外开放,将一座有着60余年历史,前身为红钢城第一所子弟小学——钢城三小的老建筑,以新的面貌、新的空间、新的功能呈现。

红坊创意设计中心的前世今生

最大限度保留教学楼主体结构与建筑形态,红砖、红瓦、阶梯、老树之外,这座红坊创意设计中心,还引进了遊心咖啡博物馆、钟书阁图书馆。

每至周末节假,这里即成为武汉的“新晋网红打卡地”。

红坊创意设计中心内多处设艺术打卡地

4

大江大湖相连

延伸一道风景独好的“长江之廊”

作为青山“红房子”片的重塑者,武汉华侨城自2009年入汉以来,已经实现了在武昌北的纵贯布局。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