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底十大电信骗术:中奖网购退款可能是手段【
时间:2022-09-30 00:49 来源:视频播放器 作者:视频 点击:次
原标题:揭底十大电信骗术:中奖网购退款可能是手段 骗术五:“钓鱼”网站 一个是“钓鱼网站,一个是真正的工商银行网站。二者的差别,仅仅是小写字母i和数字1的不同。但诈骗者利用这种障眼法,欺骗用户输入自己的账户密码。这就是当前“网络钓鱼”的典型手段之一。 一些不法分子通过邮件、短信、电话等方式,以系统升级或身份认证工具过期激活等为由,要求客户到指定的网页修改网银密码或进行身份验证。 日前,金山毒霸安全中心发布了《2013-2014中国互联网安全研究报告》。报告显示,2013年钓鱼网站持续快速增长,每天新增钓鱼网站6400个,每天有接近600万网民会访问。互联网金融的热销,也使得投资理财类钓鱼网站大增,并成为单笔诈骗金额最高的钓鱼类型,平均高达1500元。 警方提示:银行不会通过邮件、短信、电话等方式,以系统升级或身份认证工具过期激活等为由,要求客户到指定的网页修改网银密码或进行身份验证。客户在登录银行网站时,最好直接输入银行门户网站地址,避免通过搜索链接进入冒牌网站。 骗术六:中奖诈骗 “恭喜您获得××公司十周年庆典抽奖活动一等奖。”收到这种短信一定要提高警惕。不法分子以短信、网络、刮刮卡、电话等方式发送中奖信息,请对方领取大奖,不过预先缴纳手续费、快递费、公证费等各种费用。一旦市民将这些费用汇入指定的银行卡,对方就从此杳无音讯。 此前,《我要上春晚》、“非常6+1”等不少知名节目都发表过声明,提醒大家莫要上当。 警方提示:辨别这类骗术很简单,如果你根本没有参加过这类节目的报名就说明肯定是骗局。而且真的中奖并不需要先缴纳费用。只要对方要你提供银行卡信息,就应该多长个心眼。 骗术七:入会即可赚大钱 “推荐代炒股票保证盈利,不赚不收费。”不法分子利用市民的投机心理,通过群发短信、网络投放消息,以“短线黑马”、“涨停股”或是“内幕消息”等字眼诱人眼球,一旦上钩,对方就会要求收取“服务费、咨询费、顾问费、会员费”。钱一到账,便会销声匿迹。 警方提示: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收到这样的短信,市民千万不可存有侥幸心理。 骗术八:网络购物退款诈骗 网购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首选购物方式。不法分子也看中其中的机会。比如有消费者就接到过自称淘宝客服的电话,说因为拍下的货品缺货,需要退款,要求购买者提供银行卡号、动态密码等信息。 事实上,退款根本不需要直接知道银行卡号,退到支付宝账号就好了,即便直接退还银行卡,系统也会默认操作,不需要另行提供,更别说告知动态密码了。 警方提示:银行一直都提醒持卡人,应当保护好自己的银行卡查询密码、交易密码、有效期,及信用卡背面签名栏后的三位数字,若以上信息泄露,卡片很可能会被盗刷。 骗术九:冒充公检法机关工作人员 “您家电话有高额欠费”、“您的账户涉嫌洗钱”、“您有一张法院传票”、“您家涉嫌重大犯罪”。接到这样的电话,不少市民都会忧心忡忡,但这其实是一种流行的电信诈骗。 据介绍,不法分子通常主动拨打居民家中座机电话或手机,冒充电话局和公、检、法机关的工作人员,谎称市民有高额欠费、法院传票未接收,个人信息可能已被他人冒用,银行账户存款涉嫌洗钱或诈骗犯罪,存款有可能受到损失。市民受到惊吓上当后,不法分子要求市民配合“公、检、法”及银行工作,以“保护”财产为由,用电话指挥上当市民在银行ATM自动柜员机上操作,将其账户资金转账到骗子提供的账号内。 警方提示:遇到陌生人打来电话时,一定要冷静、沉稳、思考,特别是涉及钱款转账时,要立即停止,把好最后一道防范关口。 骗术十:网上聊天冒充亲友借钱 QQ、微信作为上网聊天的常用工具,几乎为每个网民所必备,也被很多不法分子惦记。他们通过技术手段窃取QQ号码,在所窃QQ号的聊友名单里物色对象,冒充朋友、同学或亲戚,借口落难、急事等理由寻求帮助,骗取对方向其提供账户汇款。有些市民毫无防备,或者不好意思核实,就会上当受骗。 这些不法分子通常具备一定的电脑技术,能通过网络使用木马等专用工具盗取QQ号码,个别甚至能够设置虚假影像实施诈骗。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