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陌收购探探 起底陌生人社交收购案的背后逻辑(2)
时间:2022-11-03 22:39 来源:高清视频播放器 作者:视频 点击:次
“虽然陌陌还在强调社交的重要性,但它现在大部分的收入仍来自直播。如果唐岩没有及时抓住直播的机会,他们就没有这个收入。”郑刚表示,“到一定程度时,必须发现新的增长点。社交是陌陌的根本,现在再去强调这方面也没错,我估计因此资本市场才给它正面的反馈。” 郑刚在公告发布之初很担心陌陌的股价会下跌。因为美国企业的收购经常会出现若两方都为上市企业,公告后,被收购方股价上涨,而收购方的股价却下跌的情况,然而陌陌股价上升,让郑刚免除了担心。 据悉,这场收购目前还在走法律流程。根据公告,交易预计在第二季度结束。 以大量现金交易 陌陌此次以不多股份和大量的现金来收购,这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实际上,陌陌在上市后未进行过大的投资收购,账面资金较为充裕。王琦表示,如果大量以股票作价,其实也相当于引入了更多新的股东群,对于上市公司来说,以后的事情就会变得较复杂。另外,陌陌也认为自己的股票比较有价值。 同时,李圆峰提及,以现金收购能够迅速推进交易进程。值得注意的是,即使使用现金,当陌陌的营收与用户数达到更高级别,市值达到百亿美元以上时,陌陌也就能以百亿美元的估值通过二级市场增发股票的方式去募资。 关于收购细节,陌陌方面对本报记者回应称,以公告为准。探探方面则表示,近期不便接受采访。 根据《中国企业家》的报道,探探团队主要拿的是陌陌的股票。 郑刚表示:我猜测创始团队拿了股票,这样才能享受长期收益。以每股30美元计算,530万股也价值不菲,且还有继续升值空间。 上述匿名投资人表示,在中国收购一家公司通常不仅收购产品,还包括产品背后的创始人及管理团队。“尤其像探探,被收购后依然需要保留独立发展,那么团队就特别重要。这类情况下,CEO大都会保留挺大部分股票,这也能促进管理团队形成提升股价以获得更多回报的激励机制。” 据悉,探探此前共融资四轮,有13位投资人,在探探与阿里的公开信息中,均未发现阿里进行过投资的影子。然而据媒体报道,阿里同时也是探探股东,本报记者就此向阿里官方求证,对方回复以公开已有信息为准。 一位接近交易的投资人告诉本报记者,阿里的确是探探的股东,但是“占的比例不是很大”。 关于市场推测是阿里背后推动这场收购,上述投资人表示,“据我所知,不是阿里推动,更多是唐岩和王宇之间的一个磋商。” 投资人“至少是不反对的” 交易落定仅仅一个月,投资人就拿到了可观的回报,在这场收购案中,元�Z资本由于占股多而回报丰厚。“还是一件比较开心的事情,对于我们基金来说,非常不错的退出。”王琦看重探探,“这不单指财务回报,同时也是证明我们资金的判断力,尤其在社交领域奠定自己地位的一个重要投资。” 而D轮领投的YY(欢聚时代)也拿到了两到三倍的回报,在投资圈看来,也较为成功。 然而,此前有消息表示,YY也有意收购探探。王琦对本报记者提到:“以我的理解来说,YY在这件事情上,应该有过这个想法,但是它可能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最终选择了在D轮领投。” 本报记者向YY方面询问投资细节,对方回应:“针对陌陌收购探探一事,不方便透露太多。” 交易迅速落定的背后,除了陌陌的饥渴,对于探探股东来说,与其坐等探探盈利分红,不如顺着陌陌给出的台阶套现退出。 据另一位接近交易的投资人对本报记者说:“公司还不挣钱,当然也可以说等提高了用户量后,再做盈利计划,但是再怎么样,探探已经成立3年了,而陌陌同期已经上市。” 李圆峰则作为局外投资人的角度猜测,探探未做太多商业化的事情,即使用户量很高,但股东们对它的期待实际也没有那么高。“这时,若有人以不错的价格来收购,直接就可以变现,对于投资人来讲,其实至少是不反对的。” 成立两年多后,探探在2017年第三季度初次推出收费会员模式。 “关于该业务收入,我们现在看到的数字还是比较惊人的,我相信陌陌也看中了这点。”上述匿名投资人透露,“探探的收入可能不像大家以为的那么少,但我们也不能对外宣布,实际就算是没有陌陌的收购,探探也是一家很赚钱的互联网公司。” 在收入初期时,一般公司不会太考虑整体盈利的事,而会把利润用在继续做产品投入、人才扩张与市场推广。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