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视频播放器视频播放器移动版

主页 > 在线视频 >

健康险争抢政策窗口 保险大鳄股债“双打”藏玄

  退保困扰犹存,健康险争抢政策窗口

  上市险企将部分浮盈落袋,同时仍对2015年后续的可操作空间翘首以盼。中国证券报记者从权威人士处了解到,2015年一季度上市险企借力宏观经济环境、行业政策和资本市场的机会,在投资收益、保费收入等方面取得丰收,并相继谋划后续投资、承保和创新业务的版图。一方面,在部分兑现浮盈后,上市险企在降息环境中正面临固定收益类投资、再投资等多重压力,对于可能增加的非标资产配置倾向于谨慎保守;另一方面,后续权益投资和债券投资均存在交易性机会的共识已经形成。

  与此同时,在商业健康险税优政策出台和养老产业政策预期向好的背景下,各家上市险企正积极备战相关产品,以期尽快推出专项服务占领市场。在承保端,退保增加的预期对上市险企构成一定压力。银保业务仍是贡献业绩的重要方面,期交业务则成为下一步的业务结构调整的重心。

  险企股债“双打”出击谨慎配置非标

  在披露年报和一季报之后,业绩取得增长的各上市保险公司正在布局2015年后三季度的投资棋局,多位管理层人士表示,对完成年内的投资收益目标信心充足。在他们眼中,这与资本市场向好表现和保险资金运用政策的放开和推进均有关系。

  最为明显的是权益类投资的浮盈增加。一季报披露的各家险企投资收益率表现均引发市场关注。数据显示,四家上市险企此大类资产配置比例均较以往有明显上升。新华保险相关人士透露,公司一季度的权益类投资新增净投放约为1%,股票和基金的投资占比合计超过11%,并选择合适的时机兑现部分浮盈。

  “牛市中浮盈增加,主动因素和被动因素并存,配置比例的中枢因此上移。”中国人寿相关人士表示,股市向好为险资投资带来良好机遇,险企也愿意寻找合适的机会开展财务投资获取收益,浮盈的兑现也在情理之中。

  就未来的配置规划而言,险企对于权益投资的比例控制依然谨慎。“上限控制在约15%,后续需要根据市场的情况合理配置股票市场投资。险资投资核心原则是收益久期都要匹配,权益类投资只是其中一个方面。”某上市险企负责人说。上市险企年报信息显示,中国人寿的权益类投资配置比例由2013年底的8.38%升至2014年底的11.23%;新华保险2014年末股权型投资在总投资资产中占比为11.3%,较2013年末上升3.7个百分点;中国平安权益投资的占比由2013年底的10.5%上升至2014年底的14.1%;中国太保2014年末的权益类资产占比达10.6%,较2013年末下降0.7个百分点。

  固定收益类投资的调整则为多家险企所重视。前述负责人表示,在降息环境下,此类资产配置存在一定压力,新增协议存款利率和债券收益率都不是很理想。但总体而言,固定收益类投资,特别是债券投资仍存在机遇,未来会考虑加大金融债、企业债的规模,适度加大相应的信用风险敞口,并更加注重债券市场的交易性机会。

  与此同时,非标投资的走向也被上市险企作为下一步需要把控的焦点。新华保险人士表示,目前非标资产配置比例仍维持在不超过20%的水平,后续投资的态度将有所谨慎。“年内部分到期资产会形成一定的再投资压力,会考虑通过投资新股发行、定向增发、大型项目等平衡收益。”中国人寿相关人士则表示,非标资产配置难度今年略有增加,但在大型基础设施等项目上仍会继续投入,在整体配置比例上将较为保守。

  中国平安集团副董事长孙建一表示,2015年将加强经济和市场趋势研究,做好资产负债匹配,投资策略方面,高收益、长久期的固定收益资产以及权益资产、海外投资都存在机会。中国太保相关负责人也认为,股市和债市都存在良好机会,应当及时把握。

  健康险备战忙争抢税优窗口

  上市险企在2015年面对的红利不仅限于宏观层面带来的投资机会。在行业政策方面,商业健康险也为其提供新的作为空间。近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保监会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商业健康保险个人所得税政策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税收优惠政策及试点工作的开展。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5月14日表示,本月决定对个人购买商业健康保险试点个人所得税优惠。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各上市险企均在积极布局,冀望能尽早推出产品抢占市场。

  中国人寿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政策正式出台前,公司便已进行调研,探讨健康险税收优惠政策明确后推出哪些产品。“以国际经验来看,税收优惠是行业最大竞争力,这对于保险业来说有划时代的意义。健康险模式的创新空间巨大,虽然短期内利润可能不会很高,但新的政策打开了预期空间,给保险公司提供业务发展的新窗口,对于改善行业产品结构也有很大帮助。同时,业内也正在探索专项健康险业务下一步的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