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视频播放器视频播放器移动版

主页 > 在线视频 >

《缝纫机乐队》影评

  

  离二刷《缝纫机乐队》开映前还有半个小时,我信步走进了乌鲁木齐人民剧场旁边的影像制品店,十几年前,这是乌鲁木齐最热闹的地方,各种碟友在这里淘碟选片,而现在冷冷清清,挣扎在倒闭的边缘,这种感觉很像当年的摇滚,不用太纠结已死或者不死的情怀,谁也不能阻挡社会前进的车轮。

  电影再看一遍,感觉比第一遍好看,又细细听了电影里面的音乐,真的觉得是一部很好的国产电影,很多人不喜欢大鹏,不喜欢东北话喜剧,但这部电影,其实关乎音乐,关乎摇滚,关乎价值和理想,虽然糙但还是能感动人。

  二刷,又再一次把字幕看完,电影中对中国摇滚的致敬,很多人是老了,但他们端着保温杯和端着啤酒没什么区别,关键是对音乐的一种坚持。电影中有对摇滚“重拾初心的主题表达。但我想说,这个社会趋于安逸,人们的理想回归金钱,怒火被物欲压平,年轻人接受嘻哈,再不愿意摇滚,这也是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也随它去吧。

故事剧本成为电影最大的硬伤,每个角色的戏份过于平均,人物内心不饱满,无法让观众产生共鸣,而影片又要把大部分时间分配给笑点段子,这些戏份,可有可无。尤其是结尾,如果导演把看似热闹实际无趣的一群人打砸消防车的情节去掉,而改成建国的爸爸被女儿的摇滚梦想感动,联合超市老板孙大力,求助中国摇滚协会,联络全国的摇滚爱好者,因为交警拦阻等意外,只是在最后一刻才赶到演出工地,如果有这样情节演绎,才成为一部完整逻辑的电影,才对得起电影中人的信念和理想崩塌后如何选择的主题。

  如果导演再削弱一些雷人的二人转舞台表演桥段,发力集中表现几位人物主演,他们喜爱音乐,但被命运一步步推向不可知的所在,这个剧本才会是最残忍也最精彩的设定。大鹏还是有对票房的贪恋,《缝纫机乐队》,没成为佳作,可惜了。

  

  看看网上介绍的大鹏:董成鹏,出生于吉林集安初中时迷恋Beyond,高中与大学时组建自己的乐队,还拿过省级音乐奖。大学毕业之后,他以900块钱卖掉吉他,步入社会成为北漂。这些经历,简直和电影中的程宫高度一致。大鹏他《屌丝》起步,《煎饼侠》发力,15年趁着人气,尝试了第一部商业电影《煎饼侠》,大卖11.59亿。能让自己有了拍自己经历的实力,有哪个导演能在第二部电影,就能把他自己的家乡集安搬上荧幕?

  

  电影从开场字幕开始,许多戏的设计、转场都无缝衔接,几个镜头的过度是今年国产电影镜头的经典。电影的唱歌部分非常燃,几个女性角色,

  

  无论是声优林志玲,耳膜马杀鸡的甜甜,还是小镇唯一黑带跆拳道七段神风无影脚的代乐乐饰演的希希妈妈,还是乐队两位女性丁建国,希希,几位女性角色颜值高,气场足,表演收放自如,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但最让人记忆深刻的,还是电影里面“光头强”,赵英俊。我是在王宝强执导的喜剧电影《大闹天竺》上知道赵英俊的,喜欢他为电影最后演唱主题曲《守候》(。如果没这个歌曲,我一定给这部《大闹天竺》打个大大的零分)

  虽然《缝纫机乐队》在故事和表现上还有硬伤,但相比较这几年的纪念摇滚的几部电影《蓝色骨头》,《摇滚藏獒》《走出尘埃》,《缝纫机乐队》在音乐上还是有很多优点,电影里面《塑料袋》《都选C》都是赵英俊的歌曲,电影里乐队的两位主演,娜扎和韩童生都不熟悉音乐,而通过电影音乐人赵英俊等实现了光影魔术,让我们在电影里与他们一起燥,电影里的音乐歌曲,我给满分。

  在大鹏的微博上,赵英俊留言:“现场的盛况都在这了,后期的声音可是要了我老命,3个鼓手同时敲了9遍,5把箱琴录了7遍,一把bass录10遍,中间的solo是换了6把吉他录完的,才有了如此人山人海的不再犹豫,电影真难,真好玩。”好玩?各种艰辛只有自知了。

  从大家熟悉《刺激2005》开始。赵英俊是一个能在音乐和电影之间自由切换的鬼才,就冲他这个长相和名字,我也想大声说:“满分,英俊”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