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减税最新的信息,李新创在2013年钢铁需求预测成果发布会上表示,无论是中钢协还是冶金工业规划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目前国家相关部门都在积极听取我们的建议,只有何时能够把税赋降下来还无法确认”。 掌控力 一直以来,高矿价都是国内钢厂不可避免的成本。钢厂希望矿价能够走低,但由于外矿与内矿成本差距近一倍,所以每逢矿价降低到一定程度,国内矿企便开始亏损。 资金扶持也好,减税也罢,短期内都会拉低整体的矿价,但也会增强与外矿的竞争能力,提高对矿石资源的掌控力。 李新创推测,中国铁矿石的对外依存度会长期在60%以上。 “目前的情况,三大矿在矿石输出方面仍然具有垄断地位,在某种程度上左右着价格。”前述业内人士表示,“即使政策都落实了,我们和三大矿的成本差距还是很大,竞争力也不在一个层次上,但绝不能放弃。” 华南地区某大型钢厂国贸公司负责人告诉新金融记者,“进口量这么大,如果再不采取措施降低内矿的成本,未来更会受制于人,”他进一步解释,“只有让内矿的供给在整个价格下跌的时候不至于下降太多,才能保证内矿的有效供给。” 必和必拓董事长Jac Nasser也在近日预测,短期内铁矿石价格不会出现较大涨幅。 可以看出,国家出台政策不是为了提高铁矿石价格,而是为了增加内矿供应,后期对外矿的依赖能够小一些。“矿企关注的是利润空间,即使短期内矿价不可能出现大涨,但成本的减少也会增大内矿的利润空间。”卓创资讯铁矿石分析师刘辉对新金融记者说。 在张佳宾看来,即使有的企业前期成本可能还是挺高的,但后期会慢慢平抑这个价格,至少对整个矿石的价格形成一个把控力。如果对矿石资源形成一定控制,起码未来能达到5成以上的自给程度,才能比较稳定地保证钢材的产量,且相对稳定地控制成本的支出,这样就会把利润控制得好一些。 “如果现在内矿供给能在8成,那价格的谈判能力上就会增强”,他说。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