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播放器

视频播放器

当前位置: 主页 > 播放器 >

各级党组织关于冀东人民抗日暴动的准备

时间:2024-07-13 05:30来源:视频播放器 作者:在线观看 点击:
抗日战争开始后,中共中央针对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提出全国人民总动员,广泛发动群众,武装群众,实行全体人民参加抗战、支援抗战、全面抗战路线。中共河北省委与冀东各

  抗日战争开始后,中共中央针对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提出全国人民总动员,广泛发动群众,武装群众,实行全体人民参加抗战、支援抗战、全面抗战路线。中共河北省委与冀东各级党组织,按照中共中央和北方局关于在冀东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开创敌后抗日根据地的重要决策,全力投入冀东暴动的组织筹划等一系列准备工作。

  中共河北省委按照中共中央和北方局的决策部署,立即着手冀东抗日暴动的准备工作。河北省委分析当时冀东形势认为:冀东沦陷较久,群众饱尝亡国奴的痛苦,对日本帝国主义仇恨最深,加之已有抗日斗争的锻炼,这是发动冀东游击战争极为有利的条件。而冀东党组织有长期斗争历史和相当的工作基础,特别是1936年刘少奇主持中共北方局工作,纠正了“左”倾错误后,党组织已有相当的恢复和发展,吸收了一批与群众有密切联系、有生气的新生力量入党,对发动游击战争充满信心,这是开展游击战争的最好基础。因此认为,在八路军配合下,发动冀热边游击战争是完全可能的。河北省委先后派李楚离、王仲华(董毓华)、张克宇、赵观民等许多党员干部到冀东,深入农村、矿山发动群众,做武装暴动的组织和动员工作。为充实组织暴动的军事骨干力量,省委军事部长林铁在天津秘密开办军事训练班,将经过军事训练的抗日骨干输送到冀东斗争第一线。河北省委和天津市委还通过朱其文为冀东暴动购置了几部电台,从而确保了通讯联络的畅通。

  为争取各种抗日力量,团结各阶层人民共同抗日,实行全面抗战的路线,中共河北省委广泛开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根据中共中央北方局指示,省委于1937年9月将设在天津的华北各界救国联合会改组为华北人民抗日自卫委员会(简称自卫会),派李楚离任党团书记,与王仲华一起专做自卫会工作。自卫会成员来自社会各界:有中共党员和中共地方组织负责人;有中共领导下的工会、青年、妇女团体的代表;有国民党各派政治势力的代表;还有各界爱国民主人士,如原籍迁安县的天津河北省立工业学院教授杨十三,天津河北省立工业学院职员、冯玉祥旧部、国民党员洪麟阁(洪冲宵),及滦县马城民团首领高志远等。在向国民政府备案后,即用自卫会名义,在冀东城乡发动和组织社会各界各阶层群众,积极参加抗日救国斗争,准备武装起义。

  1938年3月22日至5月4日,在中共河北省委领导下,唐山工委组织开滦煤矿3��5万名工人进行了为时45天的大罢工,以配合冀东抗日暴动的准备工作。罢工酝酿阶段,省委提出:“抓住工人的迫切要求,由经济斗争引导到政治斗争,由改善工人生活的反英斗争形成浓厚的反日空气,引导开滦工人举行武装暴动,支援八路军抗日。”在此次大罢工中,省委组织部长吴德两次来唐山东矿传达省委关于罢工的指示,和唐山工委书记周文彬等一起研究部署罢工工作。根据复杂的斗争形势,采取不同斗争策略,巧妙利用英、日帝国主义的矛盾,迫使英国资本家让步,使罢工取得了胜利。工人纠查队还曾多次从工人集会中当场揪出日本特务和汉奸走狗,揭穿了日本人妄图利用工人罢工夺取矿权和插手工人运动的阴谋。在极其复杂的情况下,罢工由经济斗争开始,逐步发展为政治斗争,不断提高工人的抗日救国热情,使罢工斗争与冀东抗日暴动互相鼓舞,相互支援。

  1938年春,中共河北省委按照中央关于配合八路军挺进冀东,组织冀东暴动的指示精神,派李楚离去阜平县,向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汇报冀东暴动准备情况,又先后派吴德、李楚离等去平西与邓华支队联络,研究八路军挺进冀东的时间和冀东地方党组织配合行动等问题。八路军挺进冀东的时间,初步约定在7月中旬。据此,河北省委确定了冀东抗日暴动行动计划和暴动队伍领导机构。

  5月,根据河北省委安排,华北人民抗日自卫委员会在天津召开会议,冀东分会负责人李运昌、杨十三、洪麟阁、高志远等参加会议。李楚离、王仲华以自卫会领导成员的名义参加并主持了会议。这次会议,对冀东抗日武装暴动作了具体部署,决定组织抗日联军,序列为华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区(简称冀东抗日联军),建制是总队、大队、中队、小队。高志远为冀东抗日联军司令,李运昌、洪麟阁为副司令。因高志远、李运昌、洪麟阁在各地分别发动暴动,为便于指挥,各自组成司令部。为加强暴动领导,河北省委派王仲华、李楚离分别指导高志远部和洪麟阁部暴动组织工作。因此,自卫会实际上成了共产党发动冀东抗日暴动的公开领导机关。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