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播放器

视频播放器

当前位置: 主页 > 在线视频 >

广东千村调查③丨警惕福利悬崖,财务公开确保

时间:2021-09-03 15:28来源:视频播放器 作者:高清播放 点击:
【编者按】 暨南大学经济与社会研究院于2018年发起的“广东千村调查”项目,于2019年7月至8月开展第二轮广东省千村

暨南大学经济与社会研究院于2018年发起的“广东千村调查”项目,于2019年7月至8月开展第二轮广东省千村调查,深入广东乡村进行了入村入户调研,课题组从行政村、家户两个层面开展数据收集,使用分层抽样法抽取广东省119个行政村,并对3622户农村家庭进行问卷调查及深入访谈,调查内容涉及农户的人口特征、收支、生产、就业、以及农村精准扶贫战略、乡村治理现状、农村生态环境、农村承包地及宅基地改革、农村金融改革、乡村教育等方面。澎湃新闻授权刊发部分章节。本文描述了广东农村扶贫现状,贫困户依然存在返贫风险。

截至2018年底,广东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总体实现,92.88%的相对贫困人口实现脱贫,80%以上相对贫困村达到出列标准。为了更好了解目前精准扶贫战略的现状,暨南大学经济与社会研究院于2019年7月针对全省25个区县进行了第二轮广东千村调查,访问了超过3600户农村家庭。本报告立足于本轮广东千村调查的数据,旨在了解和发现广东精准扶贫的进展及问题,并为当前和下一步缓解相对贫困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脱贫攻坚成效显著,扶贫资金充分到位

从两个年份的贫困发生率来看,2019年贫困户占所有家庭的比例相对于2018年有所下降。2018年中的非贫困户中仅有1.69%的家庭在2019年成为贫困户;而2018年的贫困户家庭中有超过一半(51.35%)的家庭在2019年脱贫。在这些脱贫户中,继续接受政府补助的比例为58.44%,西翼地区是脱贫户中继续接受补助比例最高的地区,仍有76.97%的脱贫户继续享受政府补助。从贫困户的动态变化来看,广东省脱贫较为理想显著,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脱贫不脱政策,摘帽不摘帮扶。

图1:广东省脱贫工作进展

表1 2018-2019年家庭贫困状态转换

2019年,广东省农村贫困户户均财政扶贫资金为11051元,户均对口帮扶单位资金为3662元,户均社会捐赠资金为1907元,户均总扶贫资金达到16620元。地区间各项扶贫资金表现出较大差异,珠三角地区户均财政扶贫资金最高,达到了23050元;山区的对口帮扶单位资金收入较多,户均超一万元;东翼的社会捐赠资金获得最高,平均每户达6364元。总的来说,珠三角地区的户均总扶贫资金最高,达到户均24748元,超过两倍西翼地区的户均总扶贫资金(10246元)。从省级财政和社会帮助资金来看,广东省对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表现出了极强的支持力度。

表2 全省分区域扶贫资金概况  

户均收入明显提升,但可能存在“福利悬崖”效应

从贫困户和非贫困户的收入对比来看,贫困户与非贫困户2018年人均收入均高于省定4000元的贫困标准。其中,2018年和2019年均为非贫困户的家庭人均收入为11457元,2018年和2019年均为贫困户的家庭人均收入为7602元。可见,广东省的贫困户收入情况有了显著的好转和提升。

值得关注的是,2019年脱贫的人均收入为四类家庭中最低,甚至低于两年均为贫困户的家庭。这是由于两年均为贫困户的政府转移收入为四类群体中最多(2144元),而2019年脱贫的家庭政府转移收入仅为779元。这些转移支付使得两年均为贫困户的家庭与2019年脱贫的家庭中存在接近10%的收入差,脱贫的福利悬崖效应比较明显。而在剔除政府转移收入后,两年均为贫困户的人均家庭收入便著低于2019年脱贫的家庭。从家庭收入构成来看,两年均为贫困户的家庭相对其他三类家庭人均农业收入和政府转移收入比例较高,工资收入和财产收入比例较低,显示出这些家庭自立能力较弱。

表3 四类贫困状态家庭收入构成

扶贫程序认知有待加强, 财务公开未充分到位

干部和群众对政策精准了解、严格执行认定流程,是精准识别贫困户的保证。但从建档立卡户评定的流程和规范来看,村干部和贫困户对于建档立卡户的评定过程都有不清楚、了解错误的情况。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