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播放器

视频播放器

当前位置: 主页 > 在线视频 >

广东千村调查③丨警惕福利悬崖,财务公开确保(2)

时间:2021-09-03 15:28来源:视频播放器 作者:高清播放 点击:
表4显示约有42%的受访贫困户认为自己是由村干部指定成为贫困户,另分别有9.5%和13.6%的贫困户认为自己是由“村民小组评选推荐,村干部指定和“村民小

表4显示约有42%的受访贫困户认为自己是由村干部指定成为贫困户,另分别有9.5%和13.6%的贫困户认为自己是由“村民小组评选推荐,村干部指定和“村民小组评选推荐,村干部投票决定”,选择“其他”的25.4%的贫困户中有较高比例的受访者认为是“自己申请,上级批准”。

表4 建档立卡户确定方式

千村调查数据对受访村干部关于贫困户认定的询问显示(图2),全省仍有12%的行政村村干部认为本村采用的贫困户认定的收入标准是国家标准2736元,存在对精准扶贫政策了解不到位的状况。另外,全省有约34%、珠三角有67%的村庄采用的是市定的更高扶贫标准。

图2 贫困户认定采用的收入标准

2019年千村调查数据显示,扶贫资金使用情况未做到百分百公示,全省约有88.14%的行政村对扶贫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了公示。分区域来看,仅西翼地区管理最为到位,其他地方均未做到百分百公示,其中珠三角地区进行公示的行政村比例仅有73.08%。虽然广东省扶贫办发布的《广东省扶贫开发资金项目公告公示制度》明确规定,涉及扶贫资金项目有关信息内容应当主动予以公开,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扶贫资金阳光化行动仍需继续推进。

表5 扶贫资金公示情况

帮扶措施主要用于“输血”而非“造血”

从广东省农户获得各项帮扶的类型来看(表6),农户获得帮扶类型最多的前三项为:“教育费用减免,学生生活补助”(28.19%)、“医疗救助”(28.19%)、“危房改造”(19.46%),生产补贴和安置就业相对较少。对于发放到农户的扶贫资金,图3显示大部分农户将收到的扶贫资金用于生活消费(57.1%)、看病就医(42.3%)和子女教育(34.9%),从农户的使用来看,也主要集中于日常生活而非投入生产。

表6 农户获得各类帮扶类型的比例(多选)

图3 贫困户获得扶贫资金的主要用途(%)

政策建议

一是深入把握政策要点,加强扶贫流程的宣传和公开。对于基层工作人员,要求牢牢把握精准扶贫各个环节的政策要领,全面熟悉精准扶贫过程的程序和各项措施,做到程序透明,心中有数。基层政府也要加大对群众的扶贫政策宣传,鼓励群众参与扶贫工作,及时消除群众对扶贫工作中的疑惑和误解。

二是因人施策进行帮扶,从“输血”向“造血”转变。在接下来的扶贫工作中,需要更重视个体贫困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制定具有个人适应性和有效性的帮扶措施,着重于解决贫困户个体最主要的问题,使扶贫效果具有可持续性。

三是严格警惕福利悬崖,严格管理贫困户进出机制。管理部门需要广泛听取基层意见,与研究机构合作制定科学的建档立卡户进退机制,做到脱“真”贫,“真”脱贫。同时,应重视贫困户的福利叠加问题,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之外的边缘贫困人口也应实施一定地帮扶政策,如发动引导社会力量进行帮扶等。

四是不断巩固脱贫成果,建立长效稳定的帮扶机制。在广东完成精准脱贫伟大任务的“后扶贫时代”,政府应该将扶贫工作向常规化、制度化的模式转变,构建多部门协作、社会力量参与的稳定型工作机制。同时,应当充分利用现有基层信息资源,事前监测贫困户和贫困边缘群体的贫困动态变化,做到主动回应贫困对象的需求,严格控制返贫现象的发生,进一步实现政府工作机制的优化和贫困治理能力的提升。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