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播放器

视频播放器

当前位置: 主页 > 在线视频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发展与完善(2)

时间:2025-01-12 18:52来源:高清视频播放器 作者:在线观看 点击:
其三,德治和法治的融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实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中共十八大提出了24个字的

其三,德治和法治的融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实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中共十八大提出了24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6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指导意见》;2018年5月,中共中央印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立法修法规划》。将社会主义先进道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以及法治建设的各环节,势必达到善治的境界。

其四,“硬法”和“软法”相结合。“软法”是指非经正式的国家立法程序由多元主体制定或形成的并由各制定主体自身所隐含的约束力予以保障实施的一般性行为规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概念极具延展性和开放性,各层面、各领域的软法规范,如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社会规范,均能够在国家治理体系的大格局中作为“后备军”源源不断地为法治体系供给规范性“营养”和“势能”,从而为良法善治提供制度性和社会性保障。

▶▶▶ 从依法治国到依宪治国:筑牢法治体系的拱顶石

《决定》指出,要“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制度体系,建立宪法实施情况报告制度”,强调“必须全面贯彻实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中强调以宪法为核心,不仅是提高法治境界、丰富法治内涵的必由之路,更是加强宪法实施和宪法监督、树立宪法权威的必由之路。要加大宪法实施和宪法监督的力度,建立健全合宪性审查制度和备案审查制度,充分发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宪法实施和宪法监督中的主体性作用。制定合宪性监督和合法性监督的程序准则,完善宪法解释机制和适用机制,确保合宪性监督和合法性监督在法治轨道上运行。编撰宪法实施和宪法监督案例,通过典型宪法事例或宪法案例向全社会传播依宪治国的理念,弘扬宪法精神,强化宪法权威。定期或不定期向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汇报宪法实施情况,对宪法实施不力的因素进行有针对性的解决,全面完善宪法实施体系。

▶▶▶ 从国内法治到涉外法治:法治体系的双轮驱动

中共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涉外法治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涉外法治建设既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长远所需,也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应对外部风险挑战的当务之急。”从偏重国内法治发展到统筹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是我国法治发展的一大跨越,形成了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的双轮驱动法治发展战略。《决定》专门部署安排了“加强涉外法治建设”的各项重点任务。涉外法治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联动性强的系统工程,必须形成涉外法治工作大协同格局。建立一体推进涉外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服务、法治人才培养的工作机制。加强党对涉外法治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根据宪法的规定和原则精神,基于国家利益本位、风险防控和急用先行等原则,从积极建构型立法与消极防御型立法双管齐下,完善涉及反制裁、反干涉、反制“长臂管辖”等多方面的法律法规,丰富涉外法律斗争的“工具箱”,做好涉外“法律战”的制度规范储备,完善与我国国际地位相适应的涉外法律规范体系。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国际法治观,推动实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