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固收+”,一般意义上的理解为,固收打底,权益增强,在经历了两年的业绩滑铁卢之后,能够在业绩与规模上取得成绩的公司已经换了玩法。更为精细化的运作,工具化属性变得尤为重要。 “市场上传统的‘固收+’产品中,纯债部分的操作往往是被忽视的,债券的作用主要是为权益部分提供稳健的票息收益,久期调节也相对保守,产品的超额收益和波动均主要来自权益部分。”永赢基金相关负责人表示,以公司旗下产品为例,采用股债对冲策略,会通过债券久期的灵活调节给权益提供一定的容错空间和时间,同时也有别于传统的股债分仓运作模式,而是将整个组合视作一个整体,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对冲效应。 在获得股票带来的弹性的同时,精细化债券的操作,控制回撤,才能增厚收益。值得注意的是,为更好赋能“固收+”,永赢自研了五大投研系统,其中,万象体系通过自上而下构建多维度模型,覆盖战略资产配置(SAA)、权益债券择时(TAA)、行业轮动、选股策略等多个领域,全方位辅助资产和行业配置相关投资决策,并及时提示市场机会与风险。除万象系统外,还有权益投研的天玑系统、固收投研的牵星系统、风控的明镜系统、交易的经纬系统,形成全方位投研支持。 货基大厂的天弘基金也已经向“固收+”转型,在机制上颇具特色,猫头鹰研究院曾分析过天弘“固收+”的机制特点,比如按季度召开决策会,多位主基金经理集体投票决策本季度的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系数。在市场剧烈波动等情况下,会及时召开紧急会议研判。每只产品的主基金经理会根据市场状况,小范围调整该产品的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提高应对市场的能力。此外,还设立大幅偏离报备机制,当基金经理分析认为某类资产有明显机会、需要偏离较大幅度时,需要通过主基金经理进行备案,或再次召开主基金经理决策会议讨论,机制较为灵活。 多维度模型、多策略产品是当前“固收+”业务的布局方向。鹏扬基金相关人士向财联社记者表示,公司今年在“固收+”上的布局将分为定位于低波、中波以及中高波不同策略的产品,不同策略对应“+”不同的资产,以契合不同投资者的配置需求。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