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清视频产业跑出“中国速度”(2)
时间:2022-05-19 07:10 来源:高清视频播放器 作者:在线观看 点击:次
2019年春晚的4K直播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开通4K频道后的首个重要活动,更是超高清视频制播产业链的一个里程碑事件。和传统高清画面相比,4K分辨率使画面更加清晰,高动态范围让明暗部分呈现更多细节,高帧率让运动图像平滑没有拖尾,宽色域则可以显示更多颜色层次。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技术局局长办公会成员崔建伟多次担任春晚主会场1号厅指挥协调角色,他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超高清的这些特点意味着技术处理更加复杂,制作难度更大。”比如4K直播的数据量是高清的4倍到8倍,对于软硬件的适应和承载能力要求大大提升,尤其是在存储、带宽、运算方面。而直播与录播不同的是,直播要实时规避或解决拍摄、制作、传输、接收整个链路上遇到的问题,相当于指数级扩大了超高清视频自身的难度。 4K与高清同播以及两个系统的联动也是挑战点之一。2019年春晚主分会场均采用4K超高清摄像机,将高清信号和4K信号分别送到春晚演播厅导控室和临近的4K演播厅导控室,通过IP网络将两个导控的4K系统进行智能联动。崔建伟表示:“这是世界上首次在两个不同的系统实现高清和4K智能联动直播,技术难点主要是高动态范围的处理,输出4K和高清两个版本之间不是清晰度、帧率的线性变化,还需要处理亮度和色域的细节变化。” 2019年春晚采用全部4K超高清AR在线包装技术来提升节目的包装效果和屏幕的感染力。开场舞《春海》,舞者周围围绕着随风舞动的立体花带,就是通过AR技术做出的独到设计。崔建伟向记者表示:“我们的AR虚拟植入是通过渲染机与4K摄像机同步现场画面融合播出,与当时AR虚拟植入普遍采用高清标准制作再‘上变换’到4K相比,我们当时直接按照4K技术性能指标制作,这种探索走在世界前沿。” 在崔建伟看来,2019年春晚实现了4K直播,对超高清视频行业的意义在于突破4K超高清与高清的差异性本身带来的技术难点,从采集、编辑制作、分发、播出全流程迎接宽色域、高动态范围的全新表现形态,为未来8K技术研发和8K内容制作奠定基础,同时驱动超高清视频产业链前端设备和终端市场的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丁文华在2018年指出,我国超高清视频产业所需的产业化条件基本具备,下一步需内容、网络、终端三大环节共同发力推动产业链整体发展。 4K先行,兼顾8K 2019年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发布《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明确沿着“4K先行、兼顾8K”的总体技术路线,大力推进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和相关领域的应用。自此,超高清视频产业进入迅速普及、生态加速完善、行业应用四面开花的快速发展期。 彭健锋清楚地记得,2013年,UHD超高清电视取代3D电视成为中国彩电市场新的热点。2013年超高清电视渗透率约为2%,虽然基数不大,但已领先于全球水平。而到2021年底,我国4K电视渗透率已达到72%,43英寸以上大尺寸4K电视渗透率接近100%。“2013年4K电视率先在中国市场引爆是基于中国大陆彩电厂商和中国台湾面板厂的共同推动,而今天,中国大陆超高清面板出货量已经达到全球第一。”彭健锋表示。 在“4K先行、兼顾8K”的发展路线下,2019年以来,8K步伐加快,端到端技术逐渐成熟。海信集团7年间推出4代自研4K画质芯片和中国首颗自研8K AI画质芯片,并应用在2020欧洲杯、东京奥运会以及北京冬奥会的转播和制作。国内面板厂商着力8K显示面板研发,2021年11月,TCL华星发布全球首款65英寸8K喷墨打印OLED;2021年12月,京东方全球首发75英寸8K 288Hz和110英寸8K裸眼3D显示屏,为8K终端画质蓄能。彩电企业从2021年开始加码8K电视布局力度,TCL今年推出8K Mini LED电视,长虹发布55英寸到86英寸的全尺寸8K系列电视,海信在今年最新推出了全球首个8K激光显示解决方案,8K电视成为各品牌的旗舰标配。一批国产化非线性编辑软件、包装系统、编解码器、监视器、摄像机等投入使用,形成了产业化能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