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清视频产业跑出“中国速度”(3)
时间:2022-05-19 07:10 来源:高清视频播放器 作者:在线观看 点击:次
2019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北京市共建超高清视频制作技术协同服务平台——超高清视频(北京)制作技术协同中心,后者推出了自主设计、集成的国内首台5G+8K全业务转播车,并在2019年男篮世界杯、国庆70周年庆祝活动、2020年全国“两会”等多场活动中成功开展8K直播试验。 2021年春晚实现了全球首次8K超高清电视直播,央视总台和北京电视台两个8K超高清频道开播并进入常态化运营,内容供给能力有所提升。 AVS标准贯穿着我国超高清视频产业的进程。“2019年4K看春晚采用AVS2标准,2022年8K看冬奥则采用AVS3标准。作为基础性的共性标准,AVS在我国高清、4K、8K发展进程中见证了标准带动产业的作用和意义。”AVS产业联盟秘书长张伟民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8K冬奥,盛世华彩 2022年2月,北京冬奥会以奥运历史上规模最大的8K超高清转播向世界展现了“科技冬奥·8K看奥运”的新名片,为疫情条件下全球观众提供更具临场感、沉浸感的视觉体验。 开幕式上流光溢彩的超大LED地屏令世界惊艳,面积超过1万平米,是目前最大的8K超高清地面显示系统,为实现8K转播提供了技术条件。时隔14年,再一次承担北京冬奥会开幕式LED屏幕设计、搭建以及运行保障大部分任务的利亚德集团董事长李军近日向《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今年的地屏相当于64台高清电视拼接,照比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地屏画卷相当于4台高清电视拼接,分辨率有了很大的提升,屏幕像素间距从2008年的20mm缩小到了2022年的5mm。更高的分辨率对控制系统的要求高、难度大,非常有技术含量,但这些挑战都被攻克掉了。” “此次8K转播北京冬奥会,总台使用了三套国产8K摄像机参与完成冬奥会开闭幕式和大道速滑8K公共信号制作。还创新使用了国际上首个基于交换机的国产8K超高清视频净切换系统用于滑雪大跳台8K转播系统的应急切换。可以说,对8K转播技术的研究大力推进了国产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陈辰向《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 8K信号是由4个4K信号拼接组成,占用的系统处理和调度能力相当于4K的4倍,高清的32倍。“相比于建造一个专门的8K系统,我们首先考虑能否用现有的系统架构和制作能力支撑8K制播,并考虑如何支撑更大规模的8K制作。”令陈辰感到庆幸的是,得益于2019总台在打造4K转播系统时前瞻性地走了IP架构路线,具有很大的带宽和核心调度能力,是国际上首批能同时支持4K、8K兼容制作的超高清转播系统,为实现冬奥会大规模8K制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解决交换机同时切换4路信号容易出现画面卡顿、撕裂情况,总台联合一个科技冬奥研发项目,借助软件定义,用交换机实现8K信号净切换,做到无缝转换,输出图像不夹帧、不黑场、不卡顿。“从技术角度来看,8K对转播系统的挑战首先是实现经济性和性能的平衡,但是我们做到了。”陈辰表示。 8K转播冬奥会既要实现成功转播,还要让老百姓能真正体会到超高清冰雪运动之美。2021年10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宣传部、交通运输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百城千屏”超高清视频落地推广活动的通知》,在2021年10月~2023年6月期间,支持有条件的城市设立超高清公共大屏,分享优质超高清4K/8K内容,提升超高清视频产业的渗透性。其中,北京冬奥会赛事成为一大内容亮点。经过多部门共同推进,“百城千屏”在全国34个城市落地了120多块超高清大屏,其中北京市经信局在全北京市安排了220个8K大屏观看点位,全国百姓都能享受到8K超高清观冬奥的视觉盛宴。 北京冬奥会的8K转播取得了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超高清视频产业从内容制作、网络传输、重点元器件、前端设备、终端屏幕、技术标准、行业应用等全产业链、多应用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从高清到4K,我国经历了十年左右的时间,从4K到8K则用了三年左右的时间,超高清视频产业充分跑出了新时代的“中国速度”。(记者 卢梦琪)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