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越南培养网红,面试超40个模特后,内心崩(3)
时间:2022-07-11 18:32 来源:高清视频播放器 作者:高清播放 点击:次
“一些国内同行MCN习惯于去搬运,但其实许多中国老百姓喜欢的话题和热门梗,越南人无法理解。社会发展环境不同,没有共鸣。 比如,之前相亲话题在国内很火,但在越南人看来无法理解,他们想认识一个人,会当街问联系方式,这些在他们看来是非常正常的。” 他还举了一个例子,今年5月,东南亚最大电商平台Lazada,便是因为与泰国网红拍摄的一条视频广告被指冒犯王室,而被抵制,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文化坑”。 来源:被访者 不过,黎叔坦言,“我在越南做的这些内容,放在国内肯定是连水花都激不起来的。” 而之所以越南人爱看,他将此归结于“越南MCN看不懂,所以就没什么竞争对手。有一点降维打击的意味”。 黎叔进一步解释,“在越南,YouTube的MCN非常发达,他们的赚钱逻辑也很清楚,拍东西嘛,只要看的人多了,就有广告费。 但是在TikTok上,你播放量再大,也没法赚钱。 所以很多当地MCN看到我这么大粉丝量,却没有钱赚,是非常无法理解的。” 而一开始,黎叔就是奔着带货去的。 所以,他要求团队所有成员讲越南语,因此,与一些越南头部账号可能有30%~40%的国外用户相比,他的团队账号本地用户占比达95%。 起初账号人设的打造,也是为了便于带货。 黎叔认为,网红带货在国内这样爆火,一定会在国外重演一遍,尤其在疫情导致许多人无法流动的情况下。而且,这是一套可以复制的商业模式。 2020年时,团队曾想将经验复制到泰国去,甚至黎叔已经开始在泰国、越南两地飞。 但疫情的变化让大家措手不及,当时已是国内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各个国家开始封锁,黎叔就遥控做了半年的泰国市场。 但由于当地人对这一商业模式比较陌生,加上远程电话沟通,效率低下,最后坚持了半年左右的时间,泰国团队就正式解散了。 黎叔将这次失败归于疫情,他准备等越南公司成熟,自己有更多时间分心管理且疫情稳定后,再考虑重新在泰国开张。 最多一个月亏了60万 让黎叔没有想到的是,等待购物车功能,一等就是两年半。 目前,黎叔公司旗下直属账号大概有20个,其中最大的两个账号粉丝数分别为1090万和810万,已经成为TikTok上的头部账号。 但公司至今尚未实现盈利。 黎明公司旗下 粉丝数最大的两个账号 2021年开始,黎叔警惕起来——公司想办法开源节流。 在此之前,公司为赶在购物车功能上线之前,疯狂投入涨粉,每个月都是巨亏。 第一年平均每个月成本支出8万美元,最多的一个月则花费超10万美元,也就是60万元人民币。 “2020年一整年,收入才7万多美元,但那一年的支出是40万美元。” 为避免倒在黎明前的黑夜,2021年,公司开始想办法改善营收状况。 一方面,公司停掉所有的新增成本,收缩运营,内容上基本还是通过搬运的方式维持平台的涨粉。 另一方面,开始接广告,为国内出海企业做一些营销服务。 好在粉丝量级高,去年一年有3个月是盈利的,亏损控制到了一年10万美元。 不过,越南的红人广告收入并不高。 一个百万级别的网红,在TikTok上发一条广告收入大概只有几千元,“很便宜很便宜”。 一方面是,越南的广告费用普遍偏低,主要是消费力不够。 另一方面,相较于YouTube和Facebook这类平台对外链的开放性与兼容性相比,TikTok比较封闭。 “客户在投放时一般会监控,他们也比较容易测算出(转化率)。但在TikTok上,别说跳转外链了,连自己发的文案都无法复制粘贴。” TikTok转化门槛更高,也导致了其广告收入低于YouTube和Facebook等平台。 2021年3月,公司开始探索电商,这也是开源的一部分。 当时,Lazada和Shopee有一个业务形态是,吸引用户从链接上点进平台网站买东西,也能给予发链接的人一些流量分成。 “当时我特意找公司设计生成了类似小店的链接。 如果在国内抖音上买东西,直接点进链接一步跳转购买就行。 但是TikTok需要看视频→点头像进入个人主页→点个人资料下方的链接→进入小店找商品→完成购买…… 在电商业务里,多一步跳转,损失至少百分之多少?” 尽管如此,公司也不愿放过任何赚钱的举措。 去越南的前大半年,黎叔都处于格外焦虑的状态中,常常入睡时已到了凌晨三四点,尽管越南人不爱加班。 但对黎叔来说,这种压力一方面源于营收;另一方面,则是源于管理节奏。 在黎叔看来,越南年轻人并不缺机会,生活比较安逸。 而适应了大厂生活节奏的黎叔,会习惯性对员工有高要求,面对落差,常常陷入痛苦。 前期,他面临的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就是“调整自己”。 “比如我周一给员工派一项任务,要求截止时间是周三,中国人都会提前做,有问题也会来找我,然后周三准时给到。 但越南人不是这样,基本上周三我去问,他会说遇到了什么问题,但却不会提前主动问我。”黎叔表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