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视频播放器视频播放器移动版

主页 > 在线视频 >

15岁少女转中国籍,背后藏着美国人不愿说的秘密(3)

无论国外如何拼命挽留,身在麻省理工大学的他心中只有一个执念:「期待自己学成归来,继续在母校中科大工作。」回到母校,培养更多的优秀少年。

从1955年到2019年,前有钱学森,后有曹原。这是一个薪火相传的过程。

同样,曹原的决定,不是为了自己的前途,而是为了国家的未来。

曹原

04

2016年,中国留学生何江在哈佛大学的毕业典礼中说:

“哈佛教会我们敢于拥有自己的梦想,勇于立志改变世界。

可对我而言,我在此刻不可避免地想到了我的家乡。

因为利用那些我已经拥有的科技知识,我们能够轻而易举的帮助我的家乡,还有千千万万类似的村庄。

而这样的一件事,是我们每一个留学生都能够做的,也力所能及能够做到的。”

何江·哈佛大学毕业生演讲

曾经,「归国」意味着保护家人。

哪怕那时我们一无所有、一贫如洗。可朱光亚和钱学森等人却仍义无反顾地投身科研,让我们不被他国威胁欺负。

如今,「归国」意味着发展壮大。

我们的少年班生机勃勃,海外游子纷纷回国。每个人都想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在各行各业为国争光。

1950年,朱光亚的《致全美中国留学生的一封信》将151名留学人才带回国内。

1955年,钱学森乘船抵达国内。到1956年,相继有1000余名留学生踏上了回家的归路。

“我一直相信,我一定能够回到祖国的。今天,我终于回来了!”

直到2019年,365万留学生选择回国发展。其中不乏高精尖科技人才,他们决定回家,在这里结婚生子,实现理想。

从朱光亚、钱学森,再到曹原、谷爱凌等人,前后走过了近70年,国家已从弱变强,海外的游子从四面八方汇聚在一起。

从坐牢被威胁到高薪报酬,无论外国人威逼利诱,或是苦口婆心。

我们海外的游子们,继续走在回家的路上,无问西东。

参考来源:

0.@央视新闻微博

1.《2018年度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情况统计》教育部官网(2019.3.27)

2.《1984·甲午大海战》

3.《致全美中国留学生的一封信》留美学生通讯1950年第三卷第八期

4.《朱光亚传/我们的父亲朱光亚》

5.《中国的奥本海默——朱光亚》,科学春秋,王扬宗,姚兰婷

6.《钱学森写给陈叔通的“求救信”》(1955)

7.《人文钱学森》王曦,曹文华

8.《钱学森传》叶永烈

9.钱学森图书馆

10.《两弹元勋郭永怀》人民日报海外版(2014.04.11)

11.《最人物丨95后中国天才攻克百年难题,一夜震惊世界:这位“锦鲤少年”正展现一场中国奇迹》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关于作者:视觉志(ID:iiidaily)用文字记录生活,用照片描绘人生,每晚听你倾诉喜怒哀乐,陪你走过春夏秋冬,撑起朋友圈数千万人的精神世界。转载请联系(ID:iiidaily)授权。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