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视频播放器视频播放器移动版

主页 > 在线视频 >

从塑化剂到甜蜜素 酒鬼酒的7年之痒:代理商放话

  塑化剂风波爆发7年后,酒鬼酒又沾上了甜蜜素,举报人还是它的代理商。酒鬼酒的7年之痒可不好过。

  12月17日,澎湃新闻接到酒鬼酒供销有限责任公司“54°500ml老酒鬼酒”总代理北京来今雨轩文化传播公司(下称“来今雨轩公司”)法定代表人石磊实名举报称,其仓库里封存了5万瓶酒鬼酒,被检出添加了“甜蜜素”。

  对此,12月21日,酒鬼酒发布声明称:“酒鬼酒公司严禁添加甜蜜素,也从未采购过甜蜜素”。

  12月22日,石磊在电话中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当天上午,他已前往湖南省湘西州市场监督管理局提交补充材料。石磊说,若湘西州市场监督管理局决定不对此事立案,他将向省级和国家级市场监督管理局继续举报。

  作为曾经的全国十大名酒,酒鬼酒近年来的发展可谓一波三折。

  在2012年遭遇塑化剂风波后,业绩滑入谷底;2014年,中粮入主之后,酒鬼酒成为中粮旗下唯一的白酒板块;但业务刚见起色,又遇上了甜蜜素举报。酒鬼酒再度面临考验。

  湘西第一家作坊酒厂,如今隶属央企中粮系

  创立于1956年,酒鬼酒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是吉首酒厂,是湖南省湘西州的第一家作坊酒厂,后在1985年改名为湘西吉首酿酒总厂,并创立了“酒鬼酒”品牌。1987年,在湘西老家省亲的画坛大师黄永玉,萌生了为家乡酒打造一个高端酒品的想法,便、设计了酒鬼酒的麻袋形包装,并亲题了“酒鬼”二字和酒瓶背后的“无上妙品”四字。

  1996年,原为国企的酒鬼酒成为湖南省最先进行改制的公司之一,正式更名为湖南湘泉集团有限公司,并由湘泉集团独家发起创立酒鬼酒股份有限公司(000799.SZ),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截至目前,酒鬼酒已经有了53年发展历史,22年上市历史。

  作为曾经的文化名酒,酒鬼酒曾成功跻身高端白酒行列。上市后的酒鬼酒一路走高,在2001年成为全国五大畅销白酒品牌,2002年被选入中国十大文化名酒。

  2007年,酒鬼酒完成改制重组,中国糖业酒水集团公司和港资君权集团公司合资企业创立的中皇有限责任公司变成企业的大股东。

  2014年,在塑化剂风波曝出两年后,中粮集团间接入主了酒鬼酒。2014年11月,中粮集团合并同为央企的中国华孚贸易发展集团公司,通过后者的全资子公司中糖集团间接控制酒鬼酒。2015年10月7日,酒鬼酒发布公告称,中粮集团有限公司成为其实际控制人。

  2018年5月28日,酒鬼酒发布公告称,接到控股股东中皇有限公司的通知,中粮酒业投资公司于5月25日收到证监会下发的批复,核准豁免中粮酒业投资因国有资产变更而控制公司1亿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31%而应履行的要约收购义务。

  至此,中粮酒业正式入主酒鬼酒。

  2012年塑化剂风波,酒鬼酒跌落谷底

  说起酒鬼酒,就不得不提2012年的塑化剂风波。这一年,不仅酒鬼酒遭受重创,连续多年业绩不见起色,还对白酒行业造成了深刻的影响。

  2012年11月,酒鬼酒被上海天祥质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查出塑化剂超标2.6倍。随后,当时的国家质检总局酒通报了湖南省产商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对50度酒鬼酒样品的检测结果,其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DBP)最高检出值1.04mg/kg。

  消息正式传出后,在2012年11月19日,仅仅一天时间,酒鬼酒股票临时停牌,两市白酒股总市值共蒸发近330亿元。

  之后,随着白酒塑化剂事件的不断发酵,整个白酒行业受到影响,国家相关部门也开始重新制定白酒产品塑化剂含量的标准限定。

  塑化剂超标严重危害人的身体健康。曾有说法称,塑化剂毒性比三聚氰胺毒20倍,长期食用塑化剂超标的食品,会损害男性生殖能力。不过,最易受塑化剂影响的孕妇、儿童等,一般不会饮酒。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