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为什么国产女性影视作品剧情烂尾又浮夸
时间:2022-06-14 16:06 来源:视频播放器 作者:播放器 点击:次
浅谈:为什么国产女性影视作品剧情烂尾又浮夸,到底差在哪里? 2022-03-12 14:04 来源: 快云影音 原标题:浅谈:为什么国产女性影视作品剧情烂尾又浮夸,到底差在哪里? 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是为了争取劳动女性的合法权益成立的节日。 前几天是三八妇女,突然间想到一个问题,男女问题越来越对立,那么我国国产女性影视作品,突然间想起来近几年就没什么好剧,为什么总是拍不好?热搜不少,但是剧情多数烂尾且浮夸,问题到底在哪里? 首先:什么是女性题材作品? 在个人认知里:女性题材作品不一定要从女性视角进行拍摄,但是一定是要聚焦女性的,不然找不到主角就不算是了;还要从女性群体的真实经验进行出发,关注女性的困境,宣扬女性的力量。 近些年来,国内女性独立意识的确空前高涨,很多创作者盯着“女性题材”的目光也越来越热烈。于是,女性题材的影视剧随之就多了起来。同样的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滥竽充数接着题材问题的烂剧就出现了。 这些剧抓住了几个重点:出轨家暴,重男轻女,独居女性,职场歧视,性侵等重大社会问题,把这些问题插进各种类型的故事里。他们提出问题,喊着口号,每个镜头和每一句台词就差按着你的头说:看,这是女性作品,我再给女性发声,都给我买账。但是实际上,女性问题仅仅是热搜的几个词条,这不是写给女性的告白信,而是写给热搜的关键词。他们需要的只是噱头。但是,多数情况下,大家都忍了。这种题材还是少,鼓励来不及就不打击积极性了,毕竞出错是在所难免的。但是,一味的放任。真的有作品是挂羊头卖狗肉,最后还要恶心你。 这些问题一般有四大类。 悬浮类型的剧:这是大家经常会讨论的一类,他们往往会先设定一个社会问题。然后根据这个命题来套故事,上模板。避重就轻,弱化矛盾。她们的人设大多精英完美,家庭基本上跟平凡都沾不上边。 比如:《我们的婚姻》,算是一个典型。他套入了一个全职妈妈的命题,男女主名校出身,小康家庭没有后顾之忧,一个是年入百万的投行精英,一个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带得了孩子玩得了摇滚的青年。俩人一开始就搬进了上海的大豪宅。 他的全职妈妈复出来找工作,跟我们的理解完全不一样,她可以靠关系得到很多内推的机会,可以靠老公的增票跑到行业论坛大出风头。可以已入职,成为实习生就接手重大项目,把业内有名的老公打的节节败退。 但是实际的创作过程中他们又发现他们的精英设定,导致他们的核心问题其实是可以解决的,甚至可以花钱解决。于是他们避重就轻,为了刻意挑起冲突对立,安排一些无脑的剧情。所以距离男女主没时间带孩子的矛盾,是因为夫妻俩人手里都有大项目,没法分出精力接孩子。而他们花多少钱却又请不到一个时间核实的好保姆。又刚好不是亲生父母接孩子,孩子就会被绑架骗个几千万来激化矛盾。这,并不是大多数人的困境。 这部戏的房子也是《三十而已》里的豪宅。但是大多数人不会像顾佳一样没钱也住大房子。也不会像钟晓芹一样写个恋爱作品就拿百万的版税。这些剧里的人物的普通,只是没到一鸣惊人的时机。她们的失落总会有机会触底反弹,在这编织的世界里职场菜鸟不需要几天就能独当一面,泛泛而谈几句空话就可以谈成一个项目。别问她,问问大多数女性,这是普通女性的困境吗,啊? 我想问:上海只有汤臣一品?北京只有CBD吗?是想要独立的女性只存在于精英阶层吗?这些女性问题都这么高大上吗? 那么有关注过:非独两女孩一男孩,两个姐姐之间的微妙关系吗?粉红税对女性的收割来自于哪些方面吗?姨妈巾对各个年龄层的女性来说都是一笔不菲的开支吗?那些从小被当儿子养的女孩长大后都怎么样了? 几乎没人关注,尤其是像《俗女养成记》里的陈嘉玲那种,没有什么特殊的普通人,她们连在这种剧里做背景板都不够格。因为这些太俗太土太普通了。不是创作者看不到,而是选择性的不看。这个,才是真正的困境。 男性凝视类的剧:比如《北京女子图鉴》就是男性凝视下创作的女性题材最佳样本。相比于原版《东京女子图鉴》女主去东京就是为了实现物欲。国产版塑造了一个虚假的励志梦。先不说剧里根本没说她的梦想是啥,但是剧里女主的每一份工作几乎都是靠男人的帮助。她蹭男人的礼物,钓富二代男友,职场危机靠撒娇示弱和性别来留住男客户,而且不仅是女主。她的北漂老乡是要用一张床换一套房的捞女。前同事升职是靠给老板当小三,女上司靠两次离婚实现原始资本积累。剧中的女性成功几乎都是在男性的欲望之上。全剧充满对他们有意无意的鄙薄。还经常反问:女人有欲望有错吗?没错,但是实现的不是自己的欲望,而是成为了男性欲望的载体。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国产剧女性,辗转走向第一视角
- 下一篇:河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河南省工勤技能岗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