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阜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此件公开发布) 阜新市加快发展草食畜牧业三年行动计划 (2019—2021年) 发展草食畜牧业是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是适应消费结构升级的战略选择,是实现资源综合利用和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阜新市处于农区与牧区的交错地带,具有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的优势条件。为贯彻落实国家建设北方农牧交错带及支持东北四省区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战略要求,根据《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牛羊驴特色产业的意见》(辽政办发〔2018〕30号),结合地区实际,特制定本计划。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按照“四个着力”“三个推进”总要求,积极融入突破辽西北和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坚持以推进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准,充分发挥资源和地域优势,大力发展牛、羊、驴等草食家畜,兼顾其它特色草食畜种,积极构建种养结合和草畜配套模式,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加快草食家畜种业创新发展,稳步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强化政策扶持和科技支撑,推动粮经饲统筹、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提高草食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逐步把我市建设成为全国优质安全畜产品供应基地和辽西蒙东地区畜产品加工核心基地,打造具有阜新地域特色的畜牧产业格局。 二、发展目标 到2021年,主要草食畜产品产能和质量水平稳定增长;生产技术水平稳步提高,标准化规模养殖加快推进;生产效率、非粮饲料资源利用率和科技支撑能力进一步提升,初步构建现代草食畜牧业的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产业体系。牛、羊、驴等草食家畜肉产量占畜禽肉类总产量的比例提升到30%,新增牛奶产量5万吨,草食家畜产值占畜牧业总产值的比重提升到50%;肉牛基础母牛存栏10头及以上、肉羊基础母羊存栏30只及以上、肉驴基础母驴存栏10头及以上养殖场户分别增加10、10、15个百分点,奶牛基本全部实现规模化养殖;青贮玉米、牧草等贮制加工总量40万吨以上,新增牧草保留面积达到10万亩。 具体年度目标: ——2019年,牛、羊、驴等草食家畜肉产量占畜禽肉类总产量的比例提升到25%,草食家畜产值占畜牧业总产值的比重提升到43%;肉牛基础母牛存栏10头及以上、肉羊基础母羊存栏30只及以上、肉驴基础母驴存栏10头及以上养殖场户分别增加2个百分点、2个百分点和3个百分点;青贮玉米、牧草等贮制加工总量37万吨以上,新增牧草保留面积达到3万亩。 ——2020年,牛、羊、驴等草食家畜肉产量占畜禽肉类总产量的比例提升到27%,草食家畜产值占畜牧业总产值的比重提升到46%;肉牛基础母牛存栏10头及以上、肉羊基础母羊存栏30只及以上、肉驴基础母驴存栏10头及以上养殖场户分别增加6个百分点、6个百分点和9个百分点;青贮玉米、牧草等贮制加工总量39万吨以上,新增牧草保留面积达到6万亩。 ——2021年,牛、羊、驴等草食家畜肉产量占畜禽肉类总产量的比例提升到30%,新增牛奶产量5万吨,草食家畜产值占畜牧业总产值的比重提升到50%;肉牛基础母牛存栏10头及以上、肉羊基础母羊存栏30只及以上、肉驴基础母驴存栏10头及以上养殖场户分别增加10个百分点、10个百分点和15个百分点,奶牛基本全部实现规模化养殖;青贮玉米、牧草等贮制加工总量40万吨以上,新增牧草保留面积达到10万亩。 三、重点任务 (一)草食家畜养殖基地建设 结合半农半牧区特点,统筹考虑资源、环境、消费等因素,调整优化畜禽品种结构,大力发展肉牛、肉羊、肉驴、奶牛等草食家畜,突出重点区域,发展适度规模养殖,提升基地建设水平。 1.肉牛。 以22个重点乡镇为核心辐射其他乡镇,重点包括阜新镇、旧庙、福兴地、扎兰营子、大五家子、化石戈、招束沟、平安地、务欢池、塔营子、建设、富荣镇、蜘蛛山、兴隆山、阿尔乡、大冷、章古台、四合城、四堡子、苇子沟、东六、河西镇。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