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越南教人直播带货(3)
时间:2022-06-17 10:20 来源:视频播放器 作者:在线观看 点击:次
黎叔分享了他众多“血泪史”中教训最深的一个案例。故事从他刷到一份“不合格”的简历开始。简历的主人刚上高二、还未成年。他跟面试官交代:“这个人各方面的条件不错,但不能要,得让人家把学上完。你可以跟她说,等她毕业后再考虑来。” 三天后,这个叫Daisy(化名)的女孩出现在了公司。原来,女孩办了休学,黎叔先是惊讶后是觉得责任重大,“如果没有把人家带出来,岂不是毁了人家一辈子?” Daisy工作一段时间后,账号始终不温不火,同期进来的三个人涨粉都很快。感觉到Daisy本人也很着急,黎叔便给她调整了两三次内容方向,都不见效果。当黎叔快要放弃,觉得她这辈子就是吃不了这碗饭时,最后一次给她调整的方向见效了,账号一个月涨粉50万,比她之前大半年时间涨得都多。 看Daisy可能是个苗子,他想再帮她一把,“你多去看看抖音,找出十条内容来,你对内容的理解如果到位,以后就可以自己找内容、自己拍了。”第一周,十条中只有两三条能用,黎叔一条条讲解,为什么这条能用、另一条不能用。到第三周,十条中就有八条能用了。黎叔很替她开心,觉得她算是成长起来了。 来源 / 视觉中国 可是第二天,他收到了Daisy的辞职信。理由是,“老板针对我,一天到晚给我出难题,别人的内容都不管,搞得我压力很大,我不干了。”黎叔不理解,“如果在国内,闹着离职的可能是其他人。其他人会想,‘老板为什么只帮她,不帮我’,甚至会说一些风言风语。” 这件事给黎叔敲了个警钟,以后就算觉得谁有前途,也不会疯狂去帮谁,而是会换一种方式引导。 招来了主播、教会了主播,下一步就是做管理。在这方面,中国老板发现,要做好中国式管理在越南水土不服的准备,要有一颗强大的内心,否则心态很容易崩溃。 “我们的主播‘可任性了’,下午一到6点,就算直播间里有一千多人,也不能耽误准时下班,下班之后,老板信息也不回,电话也不接。”韩笙说,在国内做直播的大品牌,不管观众有多少,主播都是认真讲解,如果效果不错,老板随时可能要求“加班加点播”。 黎叔刚到越南时,有大半年时间都处在焦虑里,“都说东南亚国家里,越南的狼性更足,但和国内没法比。”下班之后、周末时间,他想联系上越南团队非常困难。“打电话不接,他们不会像中国员工一样,事后找个理由说‘刚才没听见’,而是像什么都没发生。他们的想法是‘为什么周末还要联系我’,事后还能主动找我的员工,已经算是比较积极的了。” Lee的越南公司总负责人也总是提醒他,“你不能按照中国公司对团队和员工的要求,我们要放低一些期待”。 国内经验,能避坑也容易踩坑 做电商直播,核心是管人,国内的管理方式已经很成熟,而且到了非常后期的阶段。更确切的说,把国内经验应用到越南市场很有必要,能避开一些坑,只是,初期有初期的做法,完全复制大概率会有“副作用”。 这一点,不只适用于招募、管理,还有内容把控、选品标准。 内容把控上的反面教材,就发生在不久前的5月初,Lazada的一条视频广告在泰国因被认为嘲讽皇室引发了一场舆论风暴。“Lazada身为东南亚最大的电商平台,还会犯这样的错误,错不在创意和经验,错在决策机制,没有征求、听从当地人的意见。”黎叔说,这就是把国内经验往国外搬,落地的时候出了问题,要想做好本地化,必须在当地找到靠谱的负责人。 考虑到本地化以及成本控制,到越南做相关生意的创业者都是类似配置:一个既有国内相关经验也了解当地市场的领路人,带着一整个越南团队。 韩笙自带MCN、供应链、品牌经验,到越南组建了一支全越南团队。 Lee本人在成都,他给越南团队找的总负责人是一位常年居住在越南的马来西亚人,其余骨干和团队成员都是越南人。 在黎叔的公司里,清一色的越南人,只有他一个中国人。从到越南创业的第一天开始,他的规划就是,面对镜头的主播、生产内容的执行者,必须要是越南当地人,不然内容会跑偏,本地化做不好。 来源 / pexels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