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老工业基地的“绿色”蝶变
时间:2022-12-24 10:55 来源:高清视频播放器 作者:在线观看 点击:次
原标题:吉林新观察 | 吉林:老工业基地的“绿色”蝶变 新华社记者褚晓亮、姚湜 冬日的吉林大地天寒地冻,而白山松水上绿色转型热潮涌动。 在吉林中部,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等项目正在规划使用绿色电力生产;在吉林西部,风光发电设备在源源不断地产生绿色能源;在吉林东部,“生态屏障”长白山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稳步增长…… 这是2022年5月13日在通榆县兴隆山镇拍摄的风力发电设备。张玉博 摄 产业从粗犷到集约,能源从传统到低碳,生态从开发到保护——吉林省深入推进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加速打造美丽中国吉林版。天更蓝了,水更清了,山更绿了,老工业基地迎来了“绿色”蝶变。 产业蝶变:“零碳”工厂树立制造业新标杆 11月21日,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项目完成暖封闭。作为奥迪全球最先进的数智化工厂之一,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项目工厂100%使用绿色电力,并通过生物膜和反渗透膜的深度处理,实现厂区污水高回收利用,实现“零碳”标准,将奥迪在华投资项目的绿色标准提升到了全新高度。 “该工厂将在数字化、效率和可持续性方面树立全新标准。通过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我们将为中国电动出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奥迪中国总裁温泽岳博士说。 2022年7月18日,参观者在第19届中国(长春)国际汽车博览会上体验奥迪新能源车型。新华社记者 张建 摄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在老工业基地吉林省,从传统的机械加工,到自动化生产线,再到“绿电”“零碳”智能工厂,一场推动实体制造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的产业革命正在加速推进。 奥迪一汽新能源工厂就是世界工业巨头在中国的新尝试。据介绍,这一全新工厂将利用信息技术架构使所有流程联网。工厂欲实施“零排放计划”,通过二氧化碳中和方式进行汽车制造。除了冲压、焊装、涂装、总装车间等生产区域外,工厂还将配备自己的电池装配车间。 项目建成后,将打造汽车生产制造的全价值链,附近30公里内将集聚50%的项目配套供应商,发挥强链延链补链的巨大作用。 自主品牌“红旗”的生产车间,也已经为新能源智能生产做好了准备。记者在红旗工厂看到,只用十几秒时间,车轮装配工位的机械手臂就能将车轮精确地安装在车身上,轮胎输送、抓取、拧紧全程自动化。而被称为“大黄鸭”的大型工业机器人,搭载精准视觉导引系统,可以将涂装车间运送来的车身快、准、稳地转运到总装车间工作线上。 2022年11月15日,在位于吉林长春的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红旗繁荣工厂,工人在装配车辆。新华社记者 张楠 摄 同时“更新”的还有汽车产业链。今年,一汽弗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动力电池项目在长春正式开工。这家由中国一汽集团、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注册成立的企业,是吉林省加快打造现代新型汽车和零部件万亿级支柱产业的重要举措。动力电池项目总投资135亿元,建成投产后每年可满足20万辆电动汽车配置需求,年产值150亿到200亿元。 “动力电池项目距离奥迪、红旗两大新能源整车厂不到5公里,这就是产业链的同轴布局、近点协同。”一汽弗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工程部部长贾增博说。据介绍,一汽弗迪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项目将采用比亚迪最先进的2.0生产设备,配备最前沿的动力电池工艺技术,平均每3秒就可以下线一颗电芯。一期厂房按照8条生产线规划,电芯日产能可达9.6万件。 对于吉林省而言,汽车产业“一业独大”也是导致经济抗风险能力较弱的痼疾。布局新赛道,吉林省谋划更多产业“新能源化”。设计生产了“复兴号”、京张高铁智能动车组的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多年来也是吉林省工业制造的“金名片”。抢抓“双碳”时代机遇、加快绿色低碳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