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视频播放器视频播放器移动版

主页 > 在线视频 >

吉林:老工业基地的“绿色”蝶变(4)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推动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清洁低碳转型。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吉林省政府制定了《吉林省碳达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印发。《方案》提出,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确保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提前布局碳中和。

为实现上述目标,《方案》把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作为重中之重,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立足能源禀赋,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提升能源安全底线保障能力,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大力发展新能源,吉林推动风电、太阳能发电大规模开发和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吉林省西部地区丰富的风光资源和盐碱地、河滩地等未利用土地资源优势,全力推进西部国家级清洁能源生产基地建设,实施“陆上风光三峡”工程,新增跨省跨区通道可再生能源电量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鼓励生物质发电、生物质清洁供暖、生物天然气等生物质能多元化发展,以长春、吉林、松原、白城等地为重点,建设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

2022年7月26日,在通榆县鸿兴镇拍摄的光伏发电站。张玉博 摄

吉林省地处高纬度地区,土地平阔,是国内风能、太阳能资源最优越的区域之一。全省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可装机容量1.15亿千瓦,目前开发率仅8%,发展空间巨大。同时,吉林省土地资源丰富,未利用地约6000平方公里,能够为新能源规模化开发提供充足的土地保障。

在这样的资源优势下,吉林规划实施了“陆上三峡”工程,在白城、松原等地大力发展风电和光伏发电,力争到“十四五”末,风电、光伏发电装机规模达到3000万千瓦,超过长江三峡水电站装机规模(总装机2250万千瓦),建设3个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即消纳基地、外送基地、制氢基地,助力绿色低碳化振兴。

作为老工业基地,吉林省工业产业大量消耗能源。吉林省能源局局长王相民说:“碳达峰、碳中和的内核是推进经济体系、产业体系、能源体系绿色低碳转型,实现发展方式、生活方式绿色化变革。”因此吉林省结合清洁能源发展,也在布局传统支柱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新旧动能转换。

2022年10月19日,一辆新能源出租车行驶在长春市街头。新华社记者 许畅 摄

在新能源发电基础上,吉林省还在谋划利用风能、光能等清洁能源制氢,延伸新能源产业链,建设“绿电”园区。

白城市位于科尔沁草原东端,风能、光能资源丰富,谋划建设“中国北方氢谷”,利用风能、光能等清洁能源来电解水制氢。不同于煤制氢、石油天然气制氢以及化工厂副产气制氢等方式,电解水制氢没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粉尘等污染物排放,甚至没有二氧化碳排放。

“这种方式制出来的氢在使用环节,不管是直接燃烧,还是通过氢燃料电池转换成电能等,直接排放物都是清洁的水,全流程都是绿色的。”白城市能源局局长张晓波说,氢作为工业原料、工业燃料和工业气体,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电子、冶金、航空航天、食品加工、建筑材料等行业,可以形成绿电产业园区。

制定氢能产业发展规划,吉林省有序推动“北方氢谷”和“长春-松原-白城”氢能走廊建设,推进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发展。稳妥实施核能供热示范工程。加快白城、松原“绿电”示范园区建设,提升清洁能源本地消纳能力。

这是2022年10月31日拍摄的位于吉林长春的一汽解放加氢站。新华社记者 许畅 摄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