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瑟夫了解他的多民族领地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奥地利在神圣罗马帝国中所持的矛盾立场,尽管哈布斯堡家族和他们的继承人哈布斯堡-洛林家族有两个例外。自15世纪初以来一直占据皇帝的位置,18世纪哈布斯堡王朝的基础不在于神圣罗马帝国本身,而在于哈布斯堡领地——东欧(哈布斯堡家族在东欧拥有广阔的领地),意大利半岛和尼德兰。对于约瑟夫或其继任者在德意志国家施加影响力,他们需要获得额外的德意志区域。以德意志为中心收购周围的中欧地区将加强奥地利在神圣罗马帝国的地位。就约瑟夫而言,只有这样才能将哈布斯堡王朝的中心转变为讲德语的中欧。这个议程使的位于哈布斯堡地区最西边的奥属尼德兰和位于最东边加利西亚都变得可有可无。它还使收复讲德语的西里西亚和收购巴伐利亚的新领土变得至关重要。 到1770年代后期,约瑟夫在巩固哈布斯堡在中欧的影响力方面也遇到了重要的外交障碍。当英国成为奥地利的盟友时,奥地利可以指望英国在战争中获得支持,但英国现在与普鲁士结盟。在外交革命中,法国人取代英国成为奥地利的盟友,但他们是善变的,正如约瑟夫发现维尔让解除法奥军事同盟时那样。俄罗斯在七年战争的大部分时间里都是奥地利的重要盟友,它以牺牲弱势邻国为代价寻求扩张的机会。在1778年,这意味着波兰和奥斯曼帝国暴露在俄罗斯的入侵之下,但约瑟夫完全理解在俄罗斯面前示弱的危险:哈布斯堡的土地可以被叶卡捷琳娜大帝的外交利刃轻易地切割掉。尽管如此,腓特烈大帝仍然是奥地利最明确的敌人,因为他曾在特雷西亚和弗朗茨统治时期动摇奥地利在欧洲的地位,并且夺走了西里西亚,后来在1750年代和1760年代。约瑟夫试图统一他的王国的不同部分,而不是统一德意志各国,并从瓜分巴伐利亚开始,在德意志中欧建立哈布斯堡霸权。 欧洲国家广泛的地理轮廓在18世纪的最后五十年迅速变化,欧洲列强们通过征服和外交进行领土扩张,就像随后的瓜分波兰。统治者试图集中控制他们的领土,并创造出明确的边界,在这些边界内他们的命令是法律。对于约瑟夫来说,收购巴伐利亚或至少其中的一部分将波希米亚与蒂罗尔州联系起来,并弥补奥地利失去西里西亚的情况是非常有必要的。巴伐利亚的继承危机也为约瑟夫提供了一个巩固他在中欧各国影响力的可行的机会,他急需用在巴伐利亚的收入来支持他财政紧张的政府,并用当地的德意志应征入伍者加强他的军队。所以得到对德意志各国的霸权对他来说是值得发动一场战争的,但对腓特烈大帝来说,保留查尔斯·奥古斯特的继承权的意义并非如此。他在统治的最初几年里曾经有足够的能力发动战争,但在过去的二十年里,他一直试图保持现状,而不是进入可能使他感到不安的危险赌博。如果他不得不退出与约瑟夫军队的交战,而这种牺牲对他来讲就是一种临时措施以换取欧洲的相对稳定。正如德意志历史学家蒙森所言,战争只是外交的一种手段,他可以在与奥地利的竞争中选择其他人来代替他。然而主导下一世纪统一德意志运动的奥地利-普鲁士二元论在巴伐利亚王位继承战争之后在德意志境内不祥地肆虐......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