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人民政府(21)
时间:2022-09-29 17:58 来源:视频播放器 作者:在线观看 点击:次
��【行政管理】 依法行政。县人民政府坚持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向政协通报工作制度,共办理人大代表意见建议392件、政协提案646件,办结率和满意率均达到100%。效能建设。清理和精简行政审批事项274项。政务服务中心启动运行,33个部门233项行政事项实现集中办理。全面落实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完成。廉洁从政。工程招投标、土地使用权出让、国有资产处置等重点领域监管更加规范。累计完成审计项目465个,查处违规违纪案件77件。(任艳秋) ��梓潼县 ��【自然条件】 梓潼县位于北纬30°27″~30°25′43″,东经104°51′16″~105°27′35″。平均海拔600米,最高点为马迎乡望飘山,海拔911.6米,最低点为交泰乡后山村三江口,海拔4.3米。县辖区面积1442.32平方公里。 ��境内年均气温16.4℃,极端最高气温37.4℃,极端最低气温-4℃。年均总降雨量1007.5毫米,日照1135.0小时,无霜期308天。主要河流潼江全长260公里,流经县境99.9公里。全县林地61396公顷,活立木蓄积量646005.1立方米,主要树种有柏、松、桤木、青杠、杨槐等。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小麦、玉米、红苕、花生、油菜。境内有5口天然气井入大管网,砂石、页岩年循环量约40万立方米。 �� ��【政区人口】 全县辖32乡(镇)、1个经济开发区,329个行政村、2238个村民小组、15个社区居委会。2011年全县人口38.42万人,其中女性人口18.61万人,农业人口31.89万人。全县社会从业人员17.79万人,其中一产业8万人、二产业3.81万人、三产业5.98万人。 �� ��【经济概况】 2011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60.16亿元,同比增长14.3%;农业总产值实现30.71亿元,同比增长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实现71.9亿元,增长42.2%,工业增加值增长27.5%;旅游综合收入10.34亿元,同比增长37.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2.65亿元,同比增长13.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27亿元,增长17.4%;农民人均纯收入7048元,增长22.2%;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6118元,增长17.2%。年末全县存款余额52.59亿元,增长6.4%;贷款余额24.64亿元,增长10.58%。财政总收入4.0亿元,增长32%;财政总支出13.45亿元,下降40.94%。 �� ��【农业经济】 2011年,全县农业总产值30.71亿元,同比增长4%,农业产业化水平大大提高,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产值达到32.6亿元,农业对全县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8.9%。全年出栏生猪75.1万头,小家禽1428万羽,分别较上年增长7.1%和8.3%;粮食总产量21.36万吨,增长3%;油料4.2万吨,增长3.5%。花生、海椒、蔬菜、水果基地达到2.17公顷。累计总付各类强农惠农资金1.66亿元。发展各类专业大户2002户,农业专合组织达到106个,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24户。农民全年人均纯收入7048元,增长22%。年内列为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项目县、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示范县、国家生猪调出大县,被评为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先进县。 �� ��【工业经济】 工业经济增长较快。42户规模以上(新口径)工业企业总产值71.9亿元,增长42.42%,工业增加值增长27.5%,产销率为98.04%。工业效益提高,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1.76亿元,增长71.7%。2011年,深入实施园区倍增计划,重点工业项目快速推进。长林肉类综合加工、林江苎麻5000锭长纺和脱胶扩能、建丰林产中密度纤维板、华信铁合金高碳铬等10个重点项目相继投产。食品、纺织、建材等支柱产业强劲发展。年内完成技改投入25.6亿元,单位GDP综合能耗下降19.63%。累计投入5亿元完善经开区水、电、气、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工业集中区发展面积达4.2平方公里,入园企业65户。列为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省级小企业创业基地和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 ��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