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人民政府(22)
时间:2022-09-29 17:58 来源:视频播放器 作者:在线观看 点击:次
��【第三产业】 旅游产业持续发展,在七曲山大庙成功承办海峡两岸文昌文化交流活动,出席文昌文化理论研讨会的海峡两岸专家、学者68人,收到文昌文化研究论文200余篇;七曲山风景区南山门改扩建工程、七曲山景观大道、旅游环山路等基建项目和游客接待中心主体工程年内竣工。七曲山风景区被授予“全国文明单位”称号,“两弹城”景区列为全省爱国教育基地。2011年,全县接待游客212万人次,七曲山风景区实现旅游直接收入3279万元,全县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34亿元,增长37.5%。社区服务、物业管理、物流配送等新型服务业快速发展,农家店发展到398个,“家电下乡”销售网点93个。民营经济增加值实现30.11亿元,增长17.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8.27亿元,增长17.4%;出口创汇197万美元。 �� ��【城乡建设】 2011年,编制完成县城区总体规划细则,县城面积达到6.3平方公里,城镇化率提高到30.5%。新建、改造县城道路12.9公里;改建的东门、南门两个综合市场竣工投入使用,老南桥(天仙桥)维修加固工程年底竣工,阳光水岸、金域上城等12个商住小区建设基本完工,新修、改造城内排洪渠4.3公里,铺成截污管网5.4公里,污水处理厂投入使用,农村新建乡镇客运站11个,通村水泥路846公里,实现70%村覆盖。新建的魁星大桥等8座大桥年内竣工。东方红水库等112座震损水库除险加固全面完成,改造农村电力线路1780公里。长卿镇中心村等5个行政村被命名为省级环境优美示范村。 �� ��【民生工程】 2011年,县财政直接用于民生工程资金2.5亿元;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093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6%;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6118元;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9万人;建成保障性住房1256套。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别提高到260元和130元;解决25.33万农村人口饮用水安全。建成39个规范化法律援助工作站,全年提供法律咨询服务8万人次。 �� ��【社会事业】 2011年,“两基”工作通过国家验收。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全年为贫困寄宿制学生实施生活补助3397.4万元。坚持国家药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9.5%;县人民医院通过“国家二级甲等综合医院”评审,成功创建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县和四川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纲要》,申报国家、省、市科技项目26个。新建乡镇文化站32个,“农家书屋”总数达到234个。文昌洞经古乐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成功举办宏仁乡金宝村农民运动会和第四届长卿山全民登山活动。完成《梓潼县志》续修出版发行工作。 �� ��【投资技改】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26500万元,其中基本建设完成352408万元,更新改造完成82046万元,商品房投资完成21814万元。在固定资产投资中,招商引资12.01亿元,其中到位外资1549万美元。 �� ��【体制改革】 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稳步推进,全面兑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基础性绩效工资;乡镇卫生院体制改革顺利完成;组建聚源资产经营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国有资产管理改革成效显著。推进土地流转5200公顷、林地流转1.86万公顷、林地确权6万公顷。水利、畜牧、计生等基层服务站改革全面完成。 �� ��【海峡两岸文昌文化交流暨第1077届文昌庙会】 8月29日,海峡两岸文昌文化交流暨第1077届文昌庙会在七曲山隆重开幕。活动被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列为“2011年重点文化活动交流项目”,由四川省台办、四川省旅游局担任顾问单位,绵阳市人民政府主办,绵阳市台办、绵阳市旅游局、梓潼县人民政府承办。来自台湾和大陆的知名人士、文昌文化研究专家、文昌宫祠代表、宗教界人士、旅行社代表及两岸新闻媒体200余人参加开幕式,近万名游客观看文昌出巡大型民俗展演。研讨会上,海峡两岸文昌文化交流研讨会在七曲山大酒店七曲厅举行。海峡两岸知名的文昌专家学者、文昌宫祠及家教界知名人士廖正豪、沈伯俊、王兴平等百余人围绕“传承文昌文化”主题各抒己见,并收集论文70余篇,交流研讨会取得丰硕的成果。 ��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