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推动首钢园区转型升级服务冬奥纪实(5)
时间:2022-04-21 21:30 来源:视频播放器 作者:播放器 点击:次
张檬说,首钢园加快构筑深度融合的站城一体化空间,北京市地铁11号线西段已于2021年12月31日通车,首批开通的金安桥站、北辛安站、新首钢站3座车站全部设在新首钢地区。新首钢国际人才社区南区项目与地铁11号线一体化同步建设,将打造成适合国际高端人才宜居宜业的聚集平台。 漫步在首钢园,记者看到依托管廊管线建成的世界最长空中走廊——首钢高线公园,它立体串联起首钢北区商务办公、休闲活动区域,形成集交通、文化、景观、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地标性设施。 首钢 ▲ 游客在北京冬奥公园参观游览 (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据了解,首钢采用自主研发的高性能综合涂装材料,破解钢结构防腐和原貌保持技术难题,成功将容积达2500立方米的三高炉改造为极具张力的活力秀场。依托40年来首次实现全年通水的永定河打造大尺度绿色空间,首钢将群明湖、秀池与永定河水系连通,精心开展左岸公共空间提升,建成北京冬奥公园。通过织补缝合首钢园区与永定河滨水空间,建设了开放展示长廊,打造了全市规模最大的线性滨水公共空间标杆工程。 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首钢园区借势冬奥全面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借助重大赛会增强综合服务软实力,借力时尚科技活动提升区域转型活力,重塑了新时期老工业城市崭新形象。 近年来,首钢园区积极打造“首店”“首发”“首秀”新高地,举办了英特尔、奔驰等国际品牌新品发布会和北京时装周开幕式、抖音嘉年华等一批时尚体验活动。连续两年承办中国科幻大会,落地电子竞技产业品牌中心和游戏创新体验区,成立全国首个科幻产业联合体,带动中国科幻研究中心、腾讯等一批项目和3家大师工作坊签约,着力打造科幻产业聚集区。 首钢园区以工业文明张力与现代科技酷炫巧妙配合,打造富有时尚科技感的沉浸式体验场景,已经成为京西城市流量新地标。近3年来累计举办活动300余场,参与人次超过20万人,借助冬奥会的成功举办,初步实现了文化复兴、产业复兴、生态复兴、活力复兴。 2021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印发通知,推广“十三五”时期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典型经验做法。其中提出,“北京市石景山区将工业遗产保护和城市更新改造有机结合,全力筹办北京冬奥会和中国服贸会,创新工业建(构)物改造利用审批模式和审批流程,建设新首钢国际人才社区,释放首钢老工业区转型发展动力。” 首钢 ▲ 上图:改造前的首钢炼铁区域;下图:改造后的首钢园区夜景。 (王京广 摄) 2021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国家开发银行联合印发《“十四五”支持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继续支持首钢园区建设,鼓励北京市石景山区、门头沟区积极探索优化超大特大城市中心城区功能的有效途径,拓展发展新空间。 以石景山和门头沟为代表的京西地区,具有百年钢铁史和千年采煤史,也是首都的西大门。近年来,随着首钢搬迁调整、煤矿关停退出,京西地区运用城市织补理念,将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与文化复兴、产业复兴、生态复兴、活力复兴相结合,实现了“工业锈带”向“生活秀带”蝶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实践经验。 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来现余介绍说,与首钢搬迁停产时相比,京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了2.8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2.1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了2.6倍;二、三产业结构从7:3优化到2:8。2019年,北京市发布新首钢三年行动计划,老工业区紧抓冬奥机遇,加快产业转型,城市复兴态势加速形成。 (责任编辑:admin) |